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87751512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 36/ TXXXXXXX绿色食品 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 T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6/T444-2005绿色食品 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与DB36/T444-2005相比,除了编辑性修改外,其主要内容变化如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

2、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万载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绍儒、辛会英、杜贵勇、欧阳重升、杨家根、邹翔、高海涛、喻惟、周明海、卢伟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444-2005。4绿色食品 龙牙百合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牙百合生产条件要求、管理措施、病虫防治和采收、贮藏。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食品龙牙百合大田、旱地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

3、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3 条件与要求3.1 气温 百合鳞茎能耐-10低温,土温5.5安全无冻害,幼苗10以上顶芽开始生长,气温1416幼苗出土。3以下叶片受冻,气温高于28生长受抑制,气温连续高于33时,会导致茎叶枯黄死亡。开花时适宜气温为2429。3.2土地选择 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T391规定。3.3地形、地势选择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地下水位较低的稻田或旱地,并且要求在近三年内未种过茄科类作物,坡地及梯田要逐年由下往上种植,最好实行水旱轮作。3.4土壤性质 呈微酸性,PH值5.76.3为宜。要求土壤有机质2.5%以上,速效磷15m

4、g/kg以上,速效钾l00mg/kg以上的土壤。3.5水源环境 符合NY/T 391规定。4栽培 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规定。4.1 整地 水田在收割晚稻前l0d,开沟排水,晒田。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暴晒5d7d,消除杂草,每1 hm2用750kg生石灰,亦可用50%多菌灵粉剂15kg拌细土进行土壤消毒。旱地要深挖、翻耕、晒土2d3d,细耕平整作畦,消除杂草,亩用50kg生石灰进行消毒。4.2施肥 先施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如腐熟猪、牛、土杂肥,先将肥料散施于土面,然后进行深耕,达到层施目的。基肥数量每hm2施腐熟猪、牛粪肥22500kg30000kg,草木灰1500kg2250kg,磷

5、肥1500kg或硫酸钾复合肥1500kg,将肥料翻耕于表土层。4.3作畦开沟 根据排水方向作畦、开沟。水田作畦宽1. 2ml.3m,旱地1.3ml.5m。水田畦间沟宽40cm,深35cm。腰沟深于畦沟,水田腰沟深35cm40cm,宽40cm。旱地腰沟深30cm35cm,宽为40cm,畦面略为瓦背形。做到雨天无积水,沟沟相通,沟缺相对,雨停水干。4.4播种 采用营养繁殖,用种球或鳞片作为繁育材料。4.4.1 鳞片消毒 参照DB36/T 437规定。4.4.2种球消毒 播种前一星期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15min30min,杀死种球病菌。4.4.3播种时间 9月下旬10月中旬。4

6、.4.4播种方法 在畦上开横沟,沟宽7cm,深l0cm,行株距20cm25cm在,每1 hm2种密度135000株150000株,种球栽种在横沟内球芯朝上,种球根朝下,覆土3cm5cm。4.5冬季管理4.5.1 间作套种可在百合畦面上间作套种叶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但切不可套种茄科类作物。套种作物用药必须符合NY/T 393-2013规定,套种的作物须在百合出苗15d前收完。4.5.2施肥盖土 在12月中、下旬,可分12次进行,每1 hm2施腐熟的人猪粪15000kg,或硫酸钾复合肥450kg,施肥后及时盖土。4.5.3畦面覆盖 未套种其它作物的百合田块,畦面要覆盖稻草。4.5.4清沟排水及时疏

7、沟排水。清理腰沟、围沟、畦沟积水、淤泥,防止堵水、渍水。4.5.5中耕除草 出苗前应中耕浅锄一次,拔除杂草。4.6春季管理4.6.1间苗 当苗生长至高约l0cm时进行间苗,一兜百合长出2株以上茎叶时,应留壮去弱,每兜保留一株。4.6.2中耕除草 间苗后应抢晴天浅耕一次,浅耕约3cm左右,防止伤及种球鳞片,拔除杂草。4.6.3追肥 中耕后培土前,在百合行间每1 hm2施腐熟的人、猪粪7500kg-15000kg或复合肥15kg。4.6.4培土 苗高20cm前进行一次培土,防止鳞茎、鳞片外露,加厚上盘根生长土层,增加厚度以覆盖鳞茎上盘根7cm8cm为宜,苗高20cm以后原则上不宜中耕,以防伤根及碰

8、断茎杆。4.6.5清沟排水 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沟,达到雨停水干,沟不存水。4.7夏季管理4.7.1 排除积水 百合进入高温高湿季节,要加强防洪防涝,疏通排水沟,防止因渍水而引发病虫害。4.7.2适量追肥 在5月上旬,每hm2追施人猪粪7500kg。同时,对长势弱、叶黄、早衰的田块,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溶液或0. 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4.7.3摘除花蕾 当花蕾转色未开时(5月20日左右),及时在晴天露水干后将花蕾摘除,并将花蕾集中带出园外处理,雨天或晴天有露水时,不宜摘花蕾。5病虫防治 选健康鳞茎;设防雨设施,注意排水。农药使用符合NY/T 393规定。5.1 病虫防

9、治 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灰霉病、病毒病、软腐病。5.1.1 立枯病(百合疫病)防治雨季来临前应用1:1:100波尔多液药剂保护,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8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500倍液;58%中霜灵锰锌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在发病始期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1.2灰霉病(叶朽病)防治生长期每10天可喷一次1:1:100150倍波尔多液,对芽和花可喷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液,连喷

10、2至3次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或用40施佳乐悬浮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1次,交替使用,连续喷洒23次。 5.1.3病毒病防治 (1)选用健株的鳞茎繁殖,有条件的应设立无病留种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有病株的鳞茎不得用于繁殖。(2)百合生长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控制传毒蚜虫,减少该病传染蔓延。(3)发病初期喷洒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8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剂30035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

11、500倍液,隔710天1次。5.1.4软腐病防治 鳞茎在采收、运输、冷藏过程中尽量避免受伤,必要时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贮藏前用50%多菌灵600倍或代森锰锌800倍浸种30分钟,凉干百合表而水分后再贮存。5.2虫害防治 百合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蚜虫。5.2.1 红蜘蛛可在成、若螨始盛期,选用9.5%螨即死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5%扫螨净乳油1 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剂2 5003 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8001000倍液,或10%复方浏阳霉素乳

12、油1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5%噻螨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的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生长点及幼果等部位,并注意交替使用。5.2.2蚜虫用吡虫啉3000倍液或啶虫霉3000倍液喷雾。6采收6.1 采挖时间 作蔬菜鲜食,在6月下旬7月上旬即可采收,但此时含水多,含单糖多,产量不高,不宜加工留种,不耐贮运,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最佳采挖时间,旱地留种的在8月中旬后,且尽量做到边挖边栽。6.2采挖天气 选择晴好天气采挖,雨天或湿度大的天气不宜采收。6.3贮藏6.3.1 鲜食贮藏 采挖后,去掉鲜球根须和泥(不宜用水),装入保鲜篓、保鲜袋内或堆放阴凉不晒太阳的地方。6.3.2留种贮藏 按照DB36/T 437规定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