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10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400 大小:4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00页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00页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00页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00页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画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分析(非常重要)(4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载古画纸张材质研究怎么看字画的真假,以及字画该如何辨别 看作品的风格、题款、印章和纸绢几个方面,只要发现一方面有问题,或几方面都没有问题,即可在短时间内决定取舍。看时代风格是鉴定字画的关键。1991 年,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进一幅绢本花卉图,落款只有“顾汝言” 三字,为了识别真伪,便请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先生来鉴定此画。刘先生主要从时代风格入手,首先看裱工,确是明末清初的裱法,再看落款,也是明代晚期的落款方式,又仔细看了画绢,竖丝是单丝,横丝是双丝。从作品的风格看,作者的书法和绘画都带有很强的文徵明的特征,可见此画在文徵明之后,画的周围还有四五个题跋,其中一人是明末知名人士。以上特征所展现的时代风格

2、,足以断定此画非赝品,属明代晚期作品。傅抱石的作品近年来走俏国内外艺术市场,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抱石皴”和“渲染法 ”而闻名画坛,他作画时有个习惯,即作画时必须喝酒,画案上放着一个大酒坛,里边插着一根吸管,边吸边画,边画边吸,那一幅幅山峦重叠、气势雄伟、意境深邃的山水画力作,都是在飘飘欲仙中完成的,那意境、那笔墨、那不可捉摸的创作灵感和艺术个性,作伪着无不望尘莫及。书画的章法结构也能体现个人风格。比如清代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他的墨竹图题款一反常规,正统章法是从右向左,写在画面空白处,而郑板桥却从左向右,题于竹石空隙之间,书体是隶书与行楷结合,行款不是直书到底工,而是大小 不一,

3、歪正不齐,疏密不匀,高低错落,活泼灵活,潇洒自由,然统体结构又非常统一,堪称一绝。他笔下的竹子挺拔爽劲,真情实态,所题的“一节复一节,千枝钻万叶,我自不开花,免缭蜂与蝶”诗句,更是咏物言志,借物喻情,道出了画家看破红尘、超凡脱俗的心境。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也画墨竹图 ,但画法上却竹竿以顺笔画出,即不坚挺,也不点节,婀娜多姿,疏密偃仰,左上侧题诗云:“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此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 ”诗画结合,为竹写照,清高拔俗,意蕴深邃。虽然两位画家对社会、对人生、对艺术有着共同的看法、理想和追求,但作品又各有独立的个人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画纸和画绢宋代以后的纸主要是棉纸和

4、麻纸,纸的表面不很平匀,颜色呈灰白色,表里如一,作假画经常用颜色、茶水和熟地黄染纸,染出的纸深浅不一,具有水渍,也有的用烟水将纸染旧。真正的古字画天然古色,随着年代的迭进,会风化出一种光亮平滑的包浆,古朴光润,古香古色,伪品与之相比,一看便知真假。绢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宋代绢横竖丝都是单丝,丝线较粗,颜色较深。明代绢竖丝仍是单丝,横丝则变为双线,经纬更加夹密。80 年代,有个画商给天津出版外贸公司送一幅明代兰英绢本山水画轴,索价 5000 元,虽然画心发黄,且多处折裂,但尚能看出危峰峻岭,古松流泉,其潇洒清逸的笔法,很像兰英风格。当时杨柳青画社的老鉴定家王道昌先生正巧也在该公司,经王先生仔细审

5、观,即从画绢上看出为清代伪作,虽然仿得不错,但并非真迹宋代宋代细部元代元代细部明代明代细部清代转载古画墨迹材质研究古画墨迹材质的研究是鉴定古画最基本的要素,首先要区别古画的墨迹的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制墨的工艺。当然,古代是最原始的采用天然的带有色彩的矿料,也有有机料,一般都以白色、珍珠粉、蛤蜊粉和骨粉作为白色基调在画彩里常有出现。当然,无机的材料那就多了去了,比如雄黄、鸡血石、绿松石、黑色矿石等,还有带有色彩的宝石,大约有 15 种左右,在制造这些颜料时再加入一些粘合剂,也是有机粘合剂,如果在高古画中有了这些成分,用我们现代的高科技的材料分析的设备鉴定高古画,那是得心应手,因为高古画鉴定历来就是比

6、较困难的,目前是断档,一片混乱。现在所谓的专家的文章、书籍,很少能帮助爱好者有效地识别古画的技巧,所以谈一谈我们这方面的一些鉴定方法和思路。上下两张图片,我们专门为了研究高古画的实物案例,特别采集了宋代质地的样品,分别加以细研,在一个图片内分别有黑色、红色、褐色的墨迹,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色的冲击力并没有衰退,附着在绢布的纤维里,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色的过渡和附着得依然牢固。下面这张图片是放大了 20 倍,看到了墨迹的渗漫,颜色依然丝毫没有褪色的迹象,在高古画中这是正常的表现,一般画画儿的材料和书写字迹的墨迹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研究高古的书法字迹中一般的字迹颜色从头至尾都是一致的,而高古画中不能按照

7、书法的墨迹去要求,因为画画儿墨迹是需要有过渡的,它的稀释度是根据作者的理解,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鉴定高古画的一个小的技巧。当你看到一张画时,可能在 2 秒钟内你就会感觉数十个信息的反映,当然这是一个老玩儿家的感觉。 上下两张图片根据材质鉴定,是元代之物,这个色彩表现得相对明显,各种颜色之间有交融又有分离,这是一个兽毛领子的图案,是一个特别小的一个局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墨、色混染交融的细节,是鉴定元代画儿的方法之一。 上下两张图片是典型的明代的绢纸,我们看到墨迹在经纬线中炭黑色依然不减,如果是书法,一般不会有这种表现,书法使用的墨迹相对比画画要稠、要浓,在古代书法中时有墨迹表面积会有龟裂纹

8、,这是因为墨迹在绢纸中划过时形成了平面,久之会有剥落现象,而古画一般不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墨迹稀释渗漫到纤维里,下图是一个竹叶的画技。 这两张图片是清代的质地和画迹,可以清晰地看到绢的织法和墨迹的附着,在绢画上面的表现也可以有效地帮助爱好者对于清代绢纸和墨迹的感性认识,仅供参考。转载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北宋皇帝能书者首推赵佶。赵佶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书体

9、,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可以说,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

10、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宋徽宗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传世的不很多,只字片纸都非常珍贵,作品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辽博和美国,其书法师法唐人,银钩铁划,屈铁断金,仙风道骨,其瘦且硬,被誉为“瘦金体”;绘画精致入微、风水流动、富有内涵,千百年来有无数临摹托名之作,然无一能达到他的高度,这就是天才的赵佶。1 秾芳诗帖尺幅 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 20 行,40 字。作品酣畅淋漓,竹影摇曳,似疾风,如劲草,清陈邦彦有尾跋赞曰: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实在是形象地描绘了其傲人的风骨和近乎一

11、幅雨夜竹林听风图的美妙画卷。此作为赵佶 40 多岁时书,无论结构、力度、内涵、气魄均当为赵书第一。2 草书千字文 辽宁省博物馆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作于是1112 年,纵 31.5 厘米,横 11.72 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3 怪石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 牡丹诗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华丽富贵,疏密自然,用笔洒脱,线条粗细有致,笔势圆转流畅,书写时以手腕为轴心,少了点刚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现出了瘦金书体的婀

12、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一幅双色牡丹图,作品参差错落,一气呵成,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修养。5 闰中秋月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闰中秋月诗劲健挺拔又不失赴美的用笔,加之精密而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6 楷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 此卷千字文,为赵佶于崇宁三年二十二岁时书赐童贯的。其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书学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

13、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整体道丽瘦硬。7 夏日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楷书瘦金体。此诗的瘦金体笔势遒劲,伟岸开张,体现了赵佶的独特风格。诗帖钤政和连珠方印,曾经清孔昭,许烈等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8 欲借风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书家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这幅“诗帖”是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

14、”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9 笋石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笋石笋石穹崇固不欹,出檐囗囗拟高晕。几囗碧玉楼台外,曾碍行云左右飞10 棣棠花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人法书六种之一,与笋石诗帖尺寸完全相同 释文:棣棠花众芳红紫囗囗隅,惟此开时色迥殊。却似籝金千万点,乱来碧玉簳头铺。11 掠水燕翎团扇 上海博物馆此作潇洒俊逸,浑然一体,天趣妙成,布局章法极为高明,气势弥满而又有疏朗之意,行笔圆转流利,笔法宛转流畅,秀雅清丽,备具星辰错落之美。整件作品中流露一股儒雅之气,非大学莫能为焉。12 喷香舞雪纨扇 金花纹绢本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此纨扇少见于著录,然观其笔意

15、,酣畅遒劲,非真迹莫属。释文: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宣和殿。13 蔡行敕 尺幅:35.5 x 214.6 cm 材料:描金八宝笺纸本辽宁省博物馆 此卷是一道圣旨,是不允蔡行辞去官位而下的敕书,以精美的金笺纸书就,是少见的徽宗行书作品,颇有瘦金意味,但也有人认为当年皇帝的圣旨大部分由书吏起并模仿皇帝笔迹直接书写,直可乱真,不无道理。 14 赵佶 方丘敕 辽宁省博物馆此卷是一道圣旨,是政和四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徽宗在方丘祭地,颁发的答谢嫔妃的敕书,据考证,正文非徽宗笔,只有最后的“依奏”二字为宸翰,大概草诏后须经皇帝亲笔签名才可发布。释文:朕肆求盛典。恭事方丘。驰清跸以惟寅。奉黄琮而致恪。爰即一阴之始。式陈三献之仪。乃顾嫔嫱。不忘协赞。宜加宠锡。以示眷怀。迄用有成。用宏兹贲。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十三日。敕。依奏15 盛敕章 行书 台北故宫16 题唐李太白上阳台尺幅:28.5 x 38.1 cm材料:纸本收藏者:北京故宫博物院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17 泥金题晋陆机平复帖 徽宗泥金题签:晋陆机平复帖,“晋”字已漫漶不清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18 题女史箴图卷 19 提張翰帖後跋20 题五色鹦鹉图 21 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