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581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传统印刷五大要素是什么,各要素的作用是什么?原稿:有图文信息的底板。印版:用于传递油墨至承载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印刷油墨:印刷图文的墨。承印物: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印刷压力:将油墨压印到承印物上的力。2, 从施压的不同形式看,印刷机分哪三类,各自的特点? 平压平印刷机,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3 说明光的波长与其折射程度的关系? 波长越短其偏折的程度越大,波长越长,偏折程度也就越小,波长不同其颜色也不同,及光的波长决定光的颜色。 4.掌握颜色的三属性? 色相是色彩相互区别的特性,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色相,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 名都是指由光

2、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表示物体反射或透射光的选择程度。 5 色光加色法,色料减色法,互补色定律:补色是指加色混合后能生成白色或灰色的两个互补色光,减色混合后生成黑色的两个互补色料。即青和红,品红和绿,黄与蓝互为补色。 名词:光学密度:是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度量,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之比,可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用反射率或透射率倒数的十进位对数表示。 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通常阶调对光的投射和反射密度表示。 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层次多少决定画面上色彩的变化和质感。 印刷适性:是指采用一定的的印刷方式,以必要的

3、印刷速度,必要的印刷数量,必要的印刷质量,进行印刷品复制时,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印版和印刷条件相匹配并使用于印刷作业的性能。 色表:是光源发出光的外观颜色,色表用色温描述,光源色温以绝对黑体为依据。 色温:表示光源发光的颜色,而与其本身温度无光,色温低时颜色发黄,色温较高时颜色发蓝。 底色去除工艺:旨在四色复制中,用三原色还原黑色和灰色时降低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比例的工艺。 软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用纸,铝箔,纤维,塑料薄膜以及他们复合物所形成的各种袋,盒,套,包封等进行包装均称为软包装。 里印工艺:是指运用反像图文印刷,将油墨转印到塑料材料的内侧

4、,从而在被印物的正面表现正像图文的一种印刷方式。 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及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成为龟纹。 预打样:是在修版和打样前,用模拟模拟印刷油墨色相的色粉,色膜等,或用电子方法在薄膜或屏幕上依据分色片制作色彩样,用以预先检验分色片质量的方法。 光致溶解性变化反应:由于光引起感光高分子结构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感光树脂在显影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亲和性变化反应:利用感光树脂在曝光前后其溶解度的变化而形成图像的情况不同,使感光层表面润适度发生变化,或由原亲水性变为亲油性,或由原亲油性变为亲水性,形成图文或空白。 7,分色

5、及分色原理? 分色是把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分色原理是利用红绿蓝色滤色片的选择性的吸收制得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三张分色阴片。 9,非彩色结构与底色去除工艺的区别?a, 底色去除在去除范围上有局限,去除量也受到限制,一般只能 3040%的去除,非彩色结构则可作全阶调去除,切去除量不受限制,原则上可达到 80100%。 B,在底色去除工艺中,黑板的补充量一般由操作者凭经验而定,而非彩色结构中黑板补充量和层次曲线可自动改变。 C,最重要的区别是,底色去除只对图像暗调区域起作用,非彩色结构则可对整个图像和复色系统起作用。通常计算机的黑板补充量确保了整个颜色系统的性质不变。 10,

6、校色的必要性,目的和方法?颜色复制过程是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的过程,在复制过程中始终伴随有色误差的产生,造成色差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滤色片和油墨。目的是要提高分色片上基本色的密度,使其接近黑色块,降低相反色的密度,使其接近白色块。未达到校色的目的,照相制版中采用蒙版校色,在电子分色制版工艺中采用电子蒙版。 11, 如何计算印刷反差和套色叠印时的套色率?印刷反差 K 值用实地密度 Dv 与 75%网点百分比处的密度 Dr 的差与实地密度的比值来表示,即:K=(Dv-Dr)/Dv; 套色率。彩色印刷的套色率印刷效果用套色率来衡量,套色率是指两色油墨叠印后的实地密度比第一次原来的实地密度所增

7、加的量,占第二色实地密度的百分比,实际上就是无叠印的油墨转移量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T=(D21-D1)/D2 x100%式中 T=套色率,D21 为第二色叠印到第一色上的总的密度,D1 为第一色的单色实地密度,D2 为第二色的单色实地密度。 12 说明 彩色影像形成原理,以青色为例,说明影像形成过程? 彩色影像形成方法有很多,大多采用多层彩色感光材料。彩色影像由黄品红,青三种染料通过色光相减的原理形成。 以青色为例,曝光时青色反射的光使彩色感光材料中的感绿与感蓝乳剂层感光,形成潜影,在彩色显影剂的显影作用下,感绿感蓝层在形成金属银影像的同时,分别在感绿层中由品红成色剂与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形成品

8、红染料影像,在感蓝层中由黄色成色剂与彩色显影剂氧化剂形成黄色染料影像,经过漂白,除去包括滤色层在内的各层金属银,在定影,除去为感光卤化银,即得到透明的红色负像,最后用彩色胶片对底片在拷贝一次,就能得到与青色一致的彩色正像。 13,照相制成的阴图转换为阳图的方法有哪两种?a,照相翻拍法:经已拍好的阴图作为投射原稿,装置在照相机的原稿架上然后进行曝光显影,定影即可得到晒版用的阳图;b,拷贝法:将照相支撑的原稿阴图放置于拷贝机玻璃板上,进行抽气密合,曝光后经显影定影便可得到晒版用的阳图片。 14, 为什么晒版操作不必在暗室里操作,选择制版光源的原则?原则是首先考虑光化学匹配性,其次是考虑使用安全,操

9、作方便,廉价易得,经久耐用,性能稳定。 15,掌握铜锌凸版制版的工艺过程,理解线条锌版腐蚀时所采用的侧壁保护措施? 铜锌凸版制版过程中版基研磨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铜,锌版面上的氧化层和油垢,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曝光时要选择合适的光源使光线能通过阴图底片,照射到金属版的感光膜面,使其发生光化学变化,显影是将已曝光的金属凸版用水冲洗除净未曝光的感光胶膜,显露出图文硬化胶膜。 16,掌握平凹版的制版工艺过程和预涂感光平板中阳图型 PS 版制版工艺过程?平凹版制版工艺:(1)磨版。将金属板在晒制前研磨成沙目状,使版面粗化。 (2)前腐蚀。用弱酸腐蚀液对金属板进行化学净化处理以获得良好的吸附性。 (3

10、)涂布感光液。在金属板面涂布一层厚度适宜的 PVA 重铬酸铵感光胶液(4)晒版。用阳图底片,以蓝紫光曝光,空白部位透光,使胶膜硬化。 (5)显影。容去金属版面上的未见光的感光膜,使金属裸露出来,而感光硬化的胶层则稍微膨胀,牢固的留在版面上,从而显现出图文(6)凹腐蚀。将图文部位的金属用腐蚀液溶解腐蚀下凹(7)冲洗、描胶。用水冲洗印版,涂阿拉伯树胶液或感光液(8)涂基漆 。在图文部分涂一层基漆,提高印版亲油性(9)上黑墨,擦滑石粉。PS 制版工艺:(1 曝光。阳图型 PS 版是光分解型感光版材,制版全过程应避免强光照射,工作室以黄色荧光灯作照明灯(2)显影。不同类型的感光剂的 PS 版,要求采用

11、不同组分和不同浓度的显影液( 3)除脏。用毛笔沾上除脏剂描涂多余的感光胶层将其溶解,快速用水冲洗(4)修补 用修补液填补图文缺损部位,也可用平凹版用的蜡克或阳图型 PS 版感光树脂描填(5)涂提墨剂 为了长时间存收,便于检查图像质量,增加印版着墨部分的吸墨能力,应在印版上涂布 PS 版专用提墨剂(6)擦胶 均匀涂擦一层阿拉伯树胶保护液,以保护印版 7)阳图 ps 版的烤版处理 17,说明凹版制版中碳素纸晒版工艺中的操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晒网格,第二次晒连续调阳图。次序不能颠倒,晒网格是用白线网屏在碳素纸上晒制网格经过版腐蚀操作在铜滚筒表面形成支撑凹印刮墨刀的网墙, 晒网前,先要用柔软的鹿皮将

12、网屏擦净,然后抽真空,开灯晒网,晒网完毕后,将连续调照相阳图底片覆在晒版架内的碳素纸上,抽气密合,以蓝光曝光,在碳素纸上形成图文潜影。晒版时间一般比晒网线减少 1020%。 18, 掌握平板胶印的印刷压力及其表示?胶印中印刷压力的获得是靠橡皮滚筒上的橡皮布及包衬受压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力,生产作业中,常用橡皮布最大压缩变形值表示印刷压力。 20,丝网着色的目的,应该选择什么颜色的丝网呢,为什么?丝网着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晒版时因光漫射而造成的图文模糊,选择丝网的颜色一方面要考虑有效地消除光漫反射的影响,还应考虑颜色对感光速度的影响以及如何使之与感光材料本身颜色区分;由于网版印刷在晒版曝光时采用的是紫

13、外光线,紫色光是由颜色中的青和品红两种色相的混合反射光,蓝紫色和黄色是互补色,在曝光时紫色加丝网的黄色就叠加成黑色,所以黄色丝网的表面不感光或少曝光,因此不会出现“背晒”现象,得到的图像清晰度高,不产生晕影。21, 凹印机的张力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过程?凹印机的张力控制系统一般由多区段独立张力控制系统组成,包括放卷,进料,出料和收卷张力系统,最常见的张力控制系统由气缸,浮动輥,电位计和电机等部分祖成。张力控制系统过程如下:a,根据需要设定的料带张力大小,由精密调压阀输入到低摩擦气缸气压,浮动輥在汽缸和料带张力作用下达到平衡位置,b,当料带张力发生波动时,浮动輥回绕某个支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摆动支

14、点上装有以精密旋转电位器,电位器将浮动輥的位置信号传输到可编程控制器。c,PLC 经过计算和比较后,输出信号去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从而使浮动辊回复到零位,保持料带张力稳定。 22,:在柔印中为什么使用网纹辊?正确使用网纹辊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墨路短是柔版印刷机的显著特点之一,而网纹辊是保证短墨路传墨,匀墨质量的质量的关键部件。网纹传墨輥的作用是印版上图文部分定量,均匀传递所需要的油墨。高速印刷可防止油墨飞溅现象。 23., 24,掌握塑料薄膜的印前处理方法?a 等离子处理,b 点晕处理,点晕处理是等离子处理的一种,是低密度等离子处理。通过放电使两极间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臭氧氧化塑料薄膜表面分

15、子,使其由非极性转化为极性,表面张力提高,同时由于电子冲击,是薄膜表面产生微凹密集孔穴,使塑料表面粗化,增大表面活性。C,化学处理法,印刷前利用氧化剂对 PP.PE 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生成羟基,羟基等极性基因,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粗化,以提高油墨与塑料薄膜表面的结合牢度。 D,光化学处理法,一般是利用紫外线照射高聚物表面,引起化学变化,达到改善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性和粘合性的目的,和点晕处理一样,紫外线的照射也使高聚物表面发生裂解,交联和氧化。e,火焰处理法,适用于小型塑料容器表面处理,其目的在于高温使表面去垢,并熔化膜层表面,提高表面粘附油墨的能力。f ,涂层处理法。是在薄膜上涂上

16、特定的涂料,以改变其表面吸附能力。 25,覆膜前,一般要先将塑料薄膜作何处理,并说明这种处理的机理作用?覆膜前一般要将薄膜进行点晕处理,提高覆膜效率。点晕处理,点晕处理是等离子处理的一种,是低密度等离子处理。通过放电使两极间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臭氧氧化塑料薄膜表面分子,使其由非极性转化为极性,表面张力提高,同时由于电子冲击,是薄膜表面产生微凹密集孔穴,使塑料表面粗化,增大表面活性。 26, 印刷网点扩大有哪两种情况,以平均为例分析网点扩大的原因?A,网点扩大产生有机械性和光学两种情况:(1)机械性网点扩大,是指在金属版网点上的油墨经过印刷力的挤压而变形扩大。 (2)光学性网点扩大,及双重反射效应。由于光反射作用而引起的,当光到达网点表面时,产生了表面反射,而油墨渗透到纸张内的网点边缘,形成扩散晕影,这种反射晕影形成了色调,其效果与印刷时机械性网点扩大是一样的。 B 平印中油墨是由印版橡皮布承印物传递的,在印刷过程中还需要印刷压力的作用,造成平印网点扩大的原因主要如下:(1)油墨转移影响着网点的扩大,(2)橡皮布与网点扩大的关系(3)印刷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