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55448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热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七中高 热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

2、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 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 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

3、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 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

4、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摘编自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来的文化商业化浪潮是出现“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根本原因。B. 文化泛娱乐化放大了文化的娱乐价值,把娱乐性当成了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C. 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D.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提出了文化的作用,陈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出现的背景,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B. 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述文化泛娱乐化的

5、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C. 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危害。D. 最后一段从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论述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正确做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只要不追求上座率、收视率、点击率,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 追逐“娱乐至上”是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恶搞名人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C. 民族历史记忆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因此不能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D. 如果想让文化泛娱乐化失去生长的空间,就需要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一起共同努力。【答案】1. B 2. B

6、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根本原因” 不合文意,原 文为“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 助推下”。C项,“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因果倒置。D项,“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张冠李戴,应为文化生产者。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在论述“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没有使用举例论

7、证。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只要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断太绝对。故选A。【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燕 子席慕容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 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 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

9、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 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

10、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受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

11、。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 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 年生于重庆,19

12、54 年迁居台湾。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表达了他因粗心大意而听错了歌词的懊悔之情。B. 第段连用了四个问句,增强了语气,突出了作者在南国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其中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C. 第段中“朦胧的欢喜”是因作者想到了和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朦胧的忧伤”是因作者心怀对故土的思念。D. 作者想保有那些“美丽的错误”,是因为它们与人无害,还能排解作者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她的思乡之苦。5. 结合全文,分析画线句的含意。6. 本文以“燕子”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案】4. A 5. 作者虽然

13、明白自己心中那只“小小的燕子”不是真正的燕子,但那“小小的燕子”已和外婆的歌 声、自己育儿过程中的柔情、孩子成长中的可爱紧密相连,让她不舍,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 的思念。 6. 标题统领全文,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条理清晰,内容集中。“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粗心大意”分析错误,应该是为没有理解歌词的内容而可惜。故选C。【5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句不离段

14、的原则,同时注意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作答,此题句子在文章的结尾,首先分析“实在是舍不得”的原因“已和外婆的歌声、自己育儿过程中的柔情、孩子成长中的可爱紧密相连”,再结合句子在文章的结尾,应该和文章的主旨情感相关,由此分析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6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文章以“燕子”为题的好处,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从结构、内容、情感等角度切入,此题从结构看,本文围绕“燕子”来行文,条理清晰,内容集中;从情感和主旨看,“燕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中心十分明确。【点睛】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

15、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提供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

16、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市场、经济、技术与 通 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经 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进入 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 来了一些新的矛盾。例如,只有那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一些国家的民族产业,将难以为 继。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人才纷纷流向了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 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是 机 遇,也是挑战,(摘编自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