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55358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1_第14讲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夯 实 基 础【P26】一、五四风雷【基础梳理】1背景(1)原因根本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条件阶级基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思想基础: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2经过(1)第一阶段(5.46.5):中心:北京;主力:学生;方式:罢课;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结果:学生被捕。(2)第二阶段(6.57):中心:上海;主力:工人;方式:罢工、罢课、罢市;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结果:释

2、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拒签和约。3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作用。(3)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阶级基础和干部条件。(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重难突破】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彻底不妥协: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

3、山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惩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五四运动启发了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

4、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真题演练】【例1】李长之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C)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解析

5、】根据“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的一个指标”,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故C项正确。二、中国共产党诞生【基础梳理】1条件(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3)组织条件:陈独秀、李大钊的早期建党活动。(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内容:通过了党纲,确立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3意义: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给人民带来希望,革命

6、面貌焕然一新。【重难突破】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观点的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就出现了许多新因素。(1)新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最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利益;由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4)新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

7、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5)新的革命成就:共产党成立以后,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真题演练】【例2】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B)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识记基础知识。新青年的创办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陈独秀。陈独秀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8、”,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是李达和李汉俊,排除A;在中共“一大”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B项正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主张的是毛泽东,排除C;指挥“八一”南昌起义的是周恩来、朱德等人,与陈独秀无关,排除D。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基础梳理】1国共合作(1)背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中共“三大”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北伐战争(1)条件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组织基础:1925年

9、,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条件: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3)进程: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2)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重难突破】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1)特点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

10、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2)历史功绩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真题演练】【例3】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

11、,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D)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解析】由“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知,该事件为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由于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故A项说法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也就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故B、C两项说法错误。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答案为D项。【考点延伸】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的比较辛亥革命国民

12、革命不同点背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成果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群众基础依靠革命党人、新军、会党,缺乏群众基础工农运动发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同点结果失败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破坏;主观上,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和错误方针导致失败【他山之石】岳麓版教材补充了如下内容: 1.“二十一条”的具体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了“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承认日本继

13、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省内各主要城市辟为商埠。二、承认日本在南满洲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地位。三、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未经公司同意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四、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五、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任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在中国内地所设日本医院、寺院、学校等都有土地所有权;日本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等。 5月7日,日本向中国政府下最后通牒。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2.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3中共成立后将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2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这次工运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