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4484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分) )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A师与生 B学与教

2、C德与智 D身与心 2与动物不同,人的学习是在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_的中介而进行的。 ( ) A互动 B行为 C语言 D表情 3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 不是问题的_。( )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7初中段学生品德发展具有_的特点。( ) A稳定性 B动荡性 C延缓性 D爆发性 8班杜拉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_而完成的。( ) A阅读和练习 B观察和模仿 C听讲和实验 D奖励和惩罚 9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等),则会对以后学习 产生_的影响。( ) A很大 B较大 C一

3、般 D不大 10评分的绝对标准是_,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 ) A课程内容 B社会议论 C平时表现 D学校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 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 11知识学习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知识的获得和( ) A知识的迁移 B B知识的保持知识的保持 C知识的扩展 D D知识的

4、提取知识的提取 12问题的解决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 ) A提出假设 B扩充假设 C运用假设 D确定假设 E检验假设 l3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 A A依从依从 B逆反 C C认同认同 D D内化内化 14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 ) A快速性 B概括性 C C观念性观念性 D D内潜性内潜性 E E简缩性简缩性 15教师反思有四种常用的方法( ) A校长动员 B B反思日记反思日记 C C详细描述详细描述 D D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7070 分分) )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小题,10

5、10 空。每空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 未填均不得分。未填均不得分。 16、广义学习的心理实质是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_相对_的变化。 17、记忆包括三个系统:瞬时记忆、_记忆和_记忆。 1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_,而是学生_自己的知识 的过程。 19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_,而又是_的学习情境。 20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类为两个方面:第一是_,第二是_。 四、判断题四、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错误的打“”

6、“”。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21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 ) 2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 23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 2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 )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SR 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 2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的影响。( ) 27从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看,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 ( ) 3 28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

7、提。( ) 29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 ) 30心理测验就是拿些量表来测测学生。( ) 五、名词解释五、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 3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32知识的理性概括 :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 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3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六、简答题六、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8、 2424 分分) ) 34举例说明什么是上位学习。 35怎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6你在教学或学习中用过一些什么样的记忆术? 七、论述题七、论述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小题,共 1414 分分) ) 37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B 2C 3A 4D 5A 6C 7B 8B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11BD 12AE 13ACD 14CDE 15BCDE 三、填空题三

9、、填空题( (每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16潜能 持久 17短时 长时 18传递 建构 19克服 力所能及 20学会适应(适应) 寻求发展(发展) 四、判断题四、判断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五、名词解释五、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l2l2 分分) ) 3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2 分)获得的学习结果。(2 分) 32知识的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

10、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2 分)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2 分) 3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2 分)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 分) 六、简答题六、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 ) 34【答题要点】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4 分)(或通过几个下位概念了 解了上位概念的学习。) 举例:由报纸、杂志、书学“印刷品”;由汽车、火车、马车学“车”。(4 分) 35【答题要点】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3 分)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11、3 分) 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2 分) 36【答题要点】 此题有一定开放性。 常用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应为“视 觉联想”教材错印为“想象”,只有暂从),语义联想等。 只要说出一两个,并适当展开就可给 6 分以上。 七、论述题七、论述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I I 小题,共小题,共 1414 分分) ) 37【答题要点】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材上也是举项式的表述。 4 原则上说: 能从德、才、能、个性方面说出合于常理的素质 6-8 分。在前基础上有特点、有新意 2,- 4 分。 联系实际 14 分。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云南省教师

12、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222 分分) )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B 2.D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1.二战后,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延长_年限。( ) A.中学教育 B.

13、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我国古代教育六艺中的礼,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_”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 A.忠 B.仁 C.义 D.D.孝孝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_作用。( ) A.制约 B.很小 5 C.绝对的决定 D.主宰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 A.正常 B.健康和不健康 C.积极 D.衰减 A.常规准备 B.一般工作 C.排练预演 D.先决条件 10.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_ _。( ) A.复杂关系 B.B.组合方式组合方式 C.实施方

14、案 D.主观认定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不同层次的课程文件有(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育规划 E.课改方案 6 12.我国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 ) 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

15、班主任工作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管理学生学籍档案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组织科任教师教研 E.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他既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又是( ) A.示范者 B.管理者 C.朋友 D.服务员 E.研究者 1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 A.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D.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E.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6.教学组织形式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还有( ) A.田野教学制 7 B.个别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E.团队训练制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7878 分分) )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