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411665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0518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2015.05.18)各位兄弟、妹纸:由于我的过于谨慎与主观,虽有小赚,但也就与大盘基本持平而已,错失了四个月的疯狂牛市,相对起卖掉的神创股以及没有买的各种神股而言,差得实在太多,我对自己深深失望。但失望无法拯救自己,只有行动才能自我救赎。所以,随着上证指数在4572点开始调整,我也开始了较大规模地换股调仓。在说明换股调仓的思路之前,我先谈谈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应诚实地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短期结果不能说就真的错了,但是,中长期结果与预期相差太远,肯定就是错了,所以,如果不能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将来仍然会出现较大的问题。首先,补充重剑无锋对卖出的研究思考。

2、重剑写于大熊市期间,因此,其思想更侧重于安全边际,从投资的最基本原理去讲如何防守,但对攻的方面,却思考不足,尤其是不能从中国特色来现实考虑,如何更好地把握卖出机会。经过反复研究,我认为卖出不仅仅要考虑价格是否高估,还应更注意一些导致泡沫破裂的标志性事件,从而提高持股能力及逃顶的预判能力。尤其要注意,中国股市通常以圈钱目标达成作为终极巅峰标志。股票的涨跌由什么力量决定?本质上来说,肯定是由长期价值的变动决定。那么,又是谁在推动价格来围绕价值波动的?以前,我把推动价格的力量简单地理解为低估价格回归价值,成长泡沫透支价值,这些理论具有普遍性,但是,却不能揭示实际状态下的推动逻辑。在没有外在力量操纵市

3、场时,价格主要由价值决定,熊市中,连国家力量都无法左右价格下挫,反复救市也只能跌跌不休,跌到所有人都麻木时,国家也不救,庄家都死绝,价值的支撑力量就会显现。比如说,以最惨烈的2008年大熊市为例,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664点,绝大部分股票都跌去80%,有的会跌掉90%。这个过程中,无数交易者进去抄底,我当时也曾在2700点左右参与过一次抄底,买入了24元左右的青岛啤酒,不幸的是,反弹不久,指数就再度暴跌,青岛啤酒也不能幸免,跟随下滑。而当指数跌到2200点时,青岛啤酒就停在16元不肯下跌了,但其他股票仍持续下滑,跟随指数又大跌500点(下跌25%)到1664点,青岛啤酒当时却横在16元像

4、铁板一样一动不动,有人理解为庄家的操纵行为,有可能是,但是,考虑到青岛啤酒是中盘股,持股分散,要做庄并不容易,基本排除这个可能,更多的可能是众多交易者基于价值严重低估而买入。可见,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适用,即使是无人可救的大熊市中也会发生作用。但是,牛市的上涨就复杂得多了,低估只能保证少跌或不跌,但是涨却要各种投机力量的参与。根据我对股票市场二十年的长期观察,每次大牛市都是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圈钱目的而发动的,最后结束也以其基本达成目的而终止。以前,我不太在意宏观政策的研究,比较简单地自下而上考虑问题,认为只要微观地研究企业价值、成长性就可以了,巴菲特、卡拉曼等人也是这种观点

5、,他们都不止一次说过,专注于企业价值,不必太在意经济政策等,优秀的企业总是在经济萧条时更安全,在经济兴盛时表现得更好。而我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分析也不太在行,且看多了政府主导的泡沫破灭,所以,对于如何看风等风并不是太在意,甚至认为提前猜中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能否找到龙头股取决于选股者的个人能力与时运,基于常识用分散化去覆盖,也能网到不少大鱼,所以,每次牛市来,我是提前在低位布局了不少大牛股,偶尔也能押中一些龙头品种。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上涨到顶是价值规律发挥了作用,但其实那都是各种投资大师所编出来美丽幌子,掩盖对投机行为的现实认知。价值回归可以用来解释牛市早期的齐涨,也可以解释牛市中后期因比价效应所

6、产生的质优补涨,却不能解释最后的投机疯狂。而不能理解投机疯狂,就无法把一些疯子股票拿到最后。少赚一大笔疯狂的钱,是很可惜的,就像我这次过早基于价值而清空严重高估的创业板,虽然从投资的角度分析没有错,但交易水平却是很臭的,真正的高手不仅应善于在恐慌的极底买入,同样也要善于洞悉市场,坚持到泡沫的高峰卖出,而不是半山腰就急着离场。因此,在如何理解最后的疯狂上,还应加强研究,进一步结合国情与实际情况,提升对市场的认识。而从多年的交易经验看,最后的投机疯狂都是一些公募基金借着为国做庄的名义,在管理层的纵容下,疯狂拉升那些与新股发行有关的圈钱示范股,所形成的所谓主流行情,炒作结束大多也是基于任务完成,而不

7、是因为这些股票早就涨到不讲估值没人敢买的神经病状态。回顾一下历史:1996年到1997年的大牛市,就是为了解决大量国企破产改制上市,而当新股大量上市,上到市场无法承受时,自然结束;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刚开始引发牛市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来就是为了央企上市服务,作为相关人气股,各路公募基金把中国船舶暴炒20倍,涨到不可思议的300元,成为央企示范的龙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神华等就是在此期间上市,不久即被暴炒,整个中国概念股行情直到中国石油顶峰上市时,才结束;2009年上证也有过一波反弹,但是国家为了拯救中小企业,大量发行中小板股票,因此行情的主角很快让位于中小板股票,结果中小板股票

8、指数居然还走出了一波创新高的牛市行情(主板只涨到三千多点就反弹失败,慢慢盘跌),最后以创业板成功地大量发行而结束。一次又一次,尽管这些年有相当多的人与文章指出这里面的内在联系,而且从合理性来说,也有道理,因为国家支持某类公司上市圈钱时,必然会在新闻宣传、政策引导上反复关照,民众也比较容易关注且相信故事的真实性,炒作自然也比较容易。但每次我都是书呆子式地认为,政府行为是合理的市场行为,我们只要专心研究企业价值就可以了,价格虚高了就跑,少去研究些圈钱动向,不参与鬼画符的游戏就是走正道。尽管没赚到几次最后疯狂,但基于价值严重透支而跑,其实际结果也与顶部区间基本类似,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没想到的是,这一

9、回价格严重透支还可以再疯涨个两三倍以上。有些一直能用的经验,并不代表它就是真正合适的,这一回就被证伪。我之所以在年初基于周期与估值减持创业板,并公然不看好创业板,就是从价值规律考虑问题,但是,我漏算的是国家对于注册制的期待,虽然注册制并不只代表创业板股票,但是市场已经解读为主要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上市问题(确实大部分央企都已上市了),而只要注册制没有成功登场,相关股票没有大量上市之前,这些创业板中的机构就敢扯着为国做庄的旗号,继续狂炒,任何业绩衡量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值率、市梦率、市胆率)都没有效果,炒到所有人根本不在意中小企业的估值,才能海量地发行新股,这就是管理层的根本目的,也是

10、管理层纵容甚至鼓励这些公募基金公开锁筹做庄的原因。为什么每次面临二八风格转换时,受伤被打的总是低估值蓝筹?因为它们一旦涨得太快,指数就会很快涨到六千多点,而大部分人判断牛市还能炒的原因,是因为牛市必然要创历史新高,因此将来肯定要突破2007年所创造的6000多点的,这也是大部分资金敢于在市场投机的信念,在不少人看来,上证6000点前,都只是牛市的上半场,只有上证冲上6000点后,经历大调整,才开始下半场的万点征途。既然那么多的资金等着到6000点出逃,那么管理层肯定不愿意让它们先逃,注册制尚未成功,岂能轻易让这些获利的巨额游资逃掉,所以压制指数就成了必然之举。我原来是不太信这些阴谋论的,但现阶

11、段的行为让人不得不相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就是上证指数2015年4月28日见顶那天上午,创业板与神车因涨幅巨大而进入回落(炒神车及一带一路股,据说是为了让负债累累的铁总上市),银行股突然集体上涨,我的光大银行甚至涨停,中国银行也涨幅领先,它们才刚刚发力启动,且不会导致指数大涨,因为其他股票的下跌抵消了银行股的涨幅,因此,当天各指数都是下跌的,可就在那一天,证监会中午赶紧提示风险,然后银行股马上集体走弱,而神创调整后却再次开始了暴拉之旅。相关联系还非常多,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次教训是深刻的,将来我会特别注意为圈钱服务的疯狂炒作,对于这类股票,不以估值来考虑,而对于这类股票所引发的主流行情,

12、更不要轻易就判断结束。最重要的是,将来判断市场顶部,又多了一个更准确的观察工具,有助于持股到顶及果断出逃。其次,修正策略应对未来。既然因为错看行情,导致集中超配低估值大蓝筹,而市场又面临较大调整,因此,我得考虑如何结合对市场的新认识,重新找回状态。我原本的计划是这样,根据周期股的轮动顺序,券商股涨完,减持换入后涨的银行股,能够先换到习惯先行冲锋的光大银行自然好,如果不行就集中到中国银行,一起在最后逃顶。这也是我写国元证券、中国银行两篇文章的主要逻辑。但是,顶为什么难逃,因为人们的期望总是比现实要高一些,我还在期望第三轮的转换到位,事实上,股票在第二轮就已经开始进入筑顶程序了(之所以,放松警惕,

13、是因为长牛心理占上风,在六千点之前,不出现极好的减持机会就不轻易猜顶、空仓),而管理层的打压则加速了调整的进程。现在再回头看去,逻辑依然是对的,券商股果然就是先到顶的,然后就是银行股的轮涨到顶,最后以中国银行的上冲为标志,可惜的是,本来可以成为新一轮转换的开始,却真的成了短期上涨行情结束的标志,调整至此展开。后悔没有及时在高位卖出券商股是没用的,重要的是及旱识别出大盘即将开始调整的风险。如图:蓝筹随后盘跌了两三天,我感觉到了行情不对,但斩仓出逃很不甘心,最后选择了换股向低估值低风险的金融股集中的策略。既然大盘调整来临,市净率较高且有所上涨的周期股将最不抗跌,因此要先清掉,集中分布到低估值且涨幅

14、落后于大盘的银证保上。假设大盘在调整中出现再创新高的小反弹,那么,银证保最有可能会补涨,我就提前回收些现金;而假设大盘回落15%,跌破3900点即止跌,那么,银证保虽然前面也会领跌,大约先跌20%左右,提前跌到位后,就会止跌,撑住大盘,然后其他股票才大幅补跌,之后可能完成新的风格转换。与这波行情最相类似的2006年-2007行情就是这样,当5.30大跌来临之后,各种翻倍涨幅的庄股、题材股、概念股惨跌50%,而银行股却跌得不多,券商、保险跌幅与大盘持平,然后由他们及蓝筹开启了牛三阶段的五浪行情,风格以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为主,市场只炒低估值的蓝筹股,一路涨到6124点,行情结束。但是,当我反思神

15、创板的神奇表现与管理层的倍加呵护后,我不得不改变了思维观念,只要注册制一日不登场,各种机构做庄小盘股的风头就不会衰减,且此风只会越演越烈,连我这么顽固而幼稚的交易者都被洗脑了,各路注重短期收益的机构更是有样学样,不就是合法做庄嘛,谁不会呢。而市场调整以后,为什么就一定是我所预想的低估值蓝筹涨呢,为什么不能是以小盘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股涨呢,历史虽然重复,但细节未必完全一致,2007年的牛市后期涨大盘蓝筹,是因为操盘的主力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等)要为央企上市造势。而这一回呢,为蓝筹上市造势的需求并不大(除非之后暴露出这方面的需求),相反,调整之后依然可能是炒作小盘股,为注册制成功推出而服务。那么,

16、我重仓超配银证保,不仅可能错失之后的牛三行情,更倒霉的是银证保可能一直盘跌提前进入熊市。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A股市场是曾经出现过中小板股票独自走牛市,而主板股票却盘跌入熊市的历史。个人认为,在国家主导牛市的背景下,熊市的概率不大,长牛慢牛的概率是有可能的。挑战6000点如果不在今年出现,最迟明年就会出现。手中的银证保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是,它们想涨的话,不是取决于市场力量,而是取决于国家的统筹安排,只要管理层不刻意打压,资本轮动的规律也会哄抬着它们上涨,而现阶段,在管理层的明显打压下,导致没人敢拉抬,但是,逢低吸纳的交易者与机构却大量存在,这些力量越积越多,什么时候涨完全取决于管理层,只要管理层一声明确的号令或暗示,就足以引发它们的暴动,只是这个时间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