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7963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教案2(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案例教学目标(见本章教学建议第3节)教学思想本节是一堂完整的探究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在案例设计上,首先通过讨论举例展示日常经验与物理知识的矛盾,接着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难点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3节)教学器材长木板、小车、毛巾、玻璃板、斜面(4人一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1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生: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也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2、。师:没有力作用要物体上,物体会怎样?生:(思考、讨论)物体形状不变、运动状态不变。师: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会处于什么状态?提示: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不变。(学生会想到“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想不到“静止”)生:(思考、讨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教师板书: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讨论2师:小车放在水平的讲台上处于什么状态?生:静止。师:要使它运动应该怎么办?生:推动。师:不推呢?生:小车不动。师:小车的运动需要什么条件?生:推动。师:2000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经验中知道: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

3、于是,他断言,“运动者皆被推动”。教师板书: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不受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师:你认为以上两个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究竟会怎样运动? 2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有以下的猜想: 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因为日常生活中,自行车不推不走,推它才走;不受力的物体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前面的推理中没有错误;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抛出的排球,在空中不受推力还能前进;物体不受力时不一定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有其它的运动形式;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师: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上来,老师给它一个推力它运动起来,当它

4、运动起来后,还受推力作用吗?生:不受推力作用。师:它运动一段距离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呢?生: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阻碍了小车的前进。师:如果小车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没有阻碍它运动的力,小车还会停下来吗?生:不会。师:大家想一想,运动起来的小车,不受推力,也不受摩擦力,即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学生可能回答: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小车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停下等等。师:要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讨论得出:一、要使小车运动起来,二、运动起来的小车不能受推力,也不受摩擦力。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教师引导:怎样才能使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呢?学生讨论,有的可能说让

5、小车在光滑平面上运动;有的可能说表面再光滑也有摩擦力;还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让小车在空中运动或在真空中运动(如果学生提出这种想法,应给予鼓励,并追问学生:小车在空气中运动有摩擦力吗?我们能在真空中验证吗?)教师:既然不受摩擦力的情况无法实现,我们可以用逐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研究,即我们把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怎样减小摩擦呢?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完全可以想出办法:让小车分别在毛巾、纸板、玻璃等不同表面上运动。 教师进一步追问:怎样使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起来?学生会简单的想到:用力推啊!师:若每次的推力大小不同,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不同,我们还能比较出不同

6、表面上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吗?(此时教师可边演示边讲解,以帮助学生思考)。因此我们还要控制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此时教师出示一个斜面以示启发,学生便可较容易的想出:我们可以让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由下滑,注意不能给小车力,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轨道上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让小车分别在毛巾、纸板、玻璃等不同表面上运动,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难应给予适当点拨)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实验,并把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接触面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较小或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选填“短”、“较长”、或“

7、很长”)毛巾纸板玻璃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分工和合作。5分析与论证学生实验后,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小车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最快?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最慢?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推测:假设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运动的速度还能减小吗?它将怎样运动?学生结合实验记录,分析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距离就越长。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教师:根据我们的实验和推理,你认为: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会怎样运动

8、?此时,这两个问题就应迎刃而解了。同时会看到学生的那种成功的喜悦。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辩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分析其片面性在哪里?通过讨论争辩,使学生认识到:“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是因为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即摩擦力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即力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上述两种情况恰恰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同时还可得出:“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则保持静止状态。”然后介绍伽利略的观

9、点和牛顿的研究成果,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让学生阅读“金钥匙”栏目中的内容,反思实验过程,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琢磨定律的含义。教师可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本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其中“一切”“总保持”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总结:“一切”表示这个定律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总保持”是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10、。播放:航天站内微重力物体运动情境录像。三、课堂小结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包括知识、方法、能力、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你最好的表现在哪里?留下学习的痕迹,写在课堂记录上。练习和作业:1.想一想,在学习本节课前,你对日常生活中哪些运动现象的认识是错误的?比如:掷出去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飞行,是你的推力作用的结果吗?踢出去的足球会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受力的作用吗?2.搜集牛顿、伽利略的有关资料(也可以把教参课程资源介绍牛顿的有关内容印发给学生,供课外阅读)。两个看起来都正确但又矛盾的结论,给学生的思维以强烈的“撞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1、,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猜想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推测实验结果,指示探究方向。 该实验如何设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通过对小车运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求探究的思路。从“不受摩擦力”到“减小摩擦力”是一个较大的思维转折,其中渗透了“理想实验”的思想。在此,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当实验结束并分析论证后就会明白了。这里从思维上层层推进,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认识到力对小车速度变化的影响是问题的关键,是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必要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之一。此时对学生进行“理想实验”法的显性教育,学生就会理解了。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含义的习惯。课堂小结实际上是对课堂学习的评估过程,课堂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两个例子是对本课知识考查,也是这次探究活动的结语,还为学习惯性埋下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