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96831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6 氧化还原反应2018年化学高考题1. (2018北京理综,9,6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1. C 本题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物质的性质。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FeSO4=Fe(OH)2+Na2SO4,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不稳定,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4Fe(OH)2+O2+2H2O= 4Fe(OH)3,后一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红色物质氧化,溶液红色褪去,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

2、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Na2S+2AgCl= Ag2S+2NaCl,此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生成无色气体NO,但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这两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2. (2018江苏,20,14分) 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g)+H2O(l) HNO3(aq)+H

3、NO2(aq) H=-116.1 kJmol-13HNO2(aq) HNO3(aq)+2NO(g)+H2O(l) H=75.9 kJmol-1反应3NO2(g)+H2O(l) 2HNO3(aq)+NO(g)的H=kJmol-1。(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

4、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1)。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2. (1)-136.2(2分) (2)HNO2-2e-+H2O=3H+NO3-(2分)(3)2HNO2+(NH2)2CO=2N2+CO2+3H2O(2分)(4) (3分)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

5、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2分)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3分)2017年 化学高考题1. 【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的原理。A项,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为电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

6、,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 【2017年高考海南卷】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M3+4H2O=+Cl+8H+,中M的化合价是A+4B+5C+6D+7【答案】C【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1,解得n=2,从而得出M2O7n中M的化合价为+6价,故C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所带电荷数守恒以及化合价的判断,反应前所带电荷数为5,反应后所带电荷数为为(81n),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守恒,即81n=5,n=2,M2O7n中O为2价,因此M的价态为6价,此题属于基础题。3. 【2017年高考

7、浙江卷】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HCO3Na2CO3CO2H2OBNa2OH2O=2NaOHC2KIBr2=2KBrI2DMgO2HCl=MgCl2H2O【答案】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解析】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016-2013年 化学高考题1【2016年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

8、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及理解能力。A项,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A项正确;B项,中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为绿色的Cr3+,B项正确;C项,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K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乙醇,而在碱性条件下不能,说明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C项正确;D项,若向中加入70% 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为酸性,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为绿色,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

9、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2【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

10、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

11、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3【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且其中一种是单质。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属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正确;C该反应中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有单质生

12、成,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

13、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4【2016年高考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

14、比为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的还原产物,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2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性,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剂O2F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

15、转移。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5【2015北京理综化学】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