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读书》教案1 冀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95832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读书》教案1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读书》教案1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读书》教案1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读书》教案1 冀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读书 一、谈话导入 师:教师播放儿歌读书郎。我们应该做怎样的读书郞呢?读书有什么好处呢?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学习并体

2、会本课词语:消遣、运筹、弛惰、狡诈、愚鲁、挑剔、辩驳、吞咽、咀嚼、梗概、蒸馏、狡黠、烦琐、辩证。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能表明作者观点的,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学生可能勾划的语句: 1、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2、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师生学习词语并齐读以上三个语句并探讨:他们都论述了读书的那些问题,板书:(1)读书的正确目的;(2)读书的方法;(3)读书的作用。 小结:这篇文

3、章是培根的一篇随笔。与一般议论文相比较,它重在发表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述,形式上显得有些散,但这些看似零散的语言都是围绕着“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的,此外作者还谈了读书目的、读书的方法及其读书的作用等问题。 四、理清作者思路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和求知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求知,做学问及读书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79段)阐述对不同的书绿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 第三部分(第912段)论述读书对于塑造与改造人的价值。 五、探究课文内涵: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能不能换成“论知识”或者“论求知的目的”? 2、作者认为读书有什么意义?读书不当的反作用有哪些? 3

4、、论读书一文融注了培根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 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七、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赶快读书吧! 八、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