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0726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复习目标: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含义,并会运用其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指导人类活动。2理解三种地域分异的规律。3以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背景,分析该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应对措施。4.结合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重点要点探究:一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一) 、知识网络(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例题3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

3、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解析】 第(1) 题,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和黄河、渤海等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根据图中不同年代海岸线的分布和推进方向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的特点。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黄河挟带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地区。第(2)题,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等。联系黄土高原的土质、植被分布、地形特点及暴雨、洪水对地表的强烈侵蚀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泥沙经流水搬运至河口地区沉积。(三) 、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判断时必须掌握的“三方面”第一,明确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区别。依据该现象所处

4、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主要比较自然带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延伸方向等,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第二,掌握判定地带性规律的方法。判定地带性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而言,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201 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4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

5、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第三,掌握山地自然带的判断方法。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要结合其主要特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其海拔高度和所处纬度。山体所在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另外,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

6、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还有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例题图 84 中左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回答(1)(2)题。(1)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C迎风背风D距海远近(2)图 84 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A)A甲 B乙C丙 D丁二、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5(一) 、我国主要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的

7、考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具体分析如下:(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其对策(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3我国的能源问题6(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农村使用植

8、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发展能耗大的工业。例题2011 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

9、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7(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答案:(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化;呼吸(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 ,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 )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

10、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 ,阻力(摩擦力) 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的危害。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分析题干中数码框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潮汐。潮汐潮位的高低与河口形状、风向及河水顶托作用有关。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涌入河口的海水较多,河口变窄使潮位抬高;亚马孙河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加剧了潮势;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

11、注入海洋的河水较多,与自东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顶托之势,从而抬高潮势。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说明风力强,8主要考虑大气运动情况及地形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冬夏季风、热带气旋影响风力较大;另外,滨海地区海陆风作用明显;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较小。(二)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原因第一,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第二,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第三,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12、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第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例题读 19912007 年我国各流域某类灾害灾情统计图,回答(1)(2)题。(1)该类灾害最可能是()A旱灾 B洪涝 C地震 D泥石流(2)造成该类南方、北方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势起伏 B雨季长短C地质稳定程度 D植被覆盖率答案:(1)A (2)B【解析 】 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发生于华北地区,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干旱。第(2)题,结合上题信息,南方和北方干旱程度不同,主要是二者雨季长短决定的降水量的多少不同。二、

1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1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趋势的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92对未来的预测科学家推测,到 2100 年,因极地冰川的大量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988 厘米。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是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二是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三是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四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4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一是开辟新能源,尤其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是节能降耗

14、;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公约,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四是植树种草,保护森林;五是碳截存。例题2011 江苏卷 图 91 是 1992 年和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1)D (2)A【解析 】 第(1)题,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地区,其冰原为极地冰川。冰原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所致。

15、第(2)题,全10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会受到更加强烈的海水运动的侵蚀。但不会影响到全球水量的平衡,海岸线长度也不一定因此而增加。巩固练习: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 ,完成 12 题。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 34 题。113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4丙地可能位于 ()A天山 B秦岭C大兴安岭 D阴山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 。据图完成56 题。5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纬度越来越高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6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