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354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4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1)制度根源: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农奴状况:没有人身自由,是地主的私有财产。阻碍表现: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奴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难以扩大。(2)思想启蒙:变革呼声日益高涨贵族青年军官:发动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知识分子”群体:以赫尔岑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3)军事失利:

2、克里木战争一败涂地战争进程:a.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战争。b.1854年,法、英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争主要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c.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1856年,俄国被迫签订巴黎和约。战争失败后果: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力主变革:他亲自主持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讨论如何按照地主的利益拟定解放农奴的方案,以防止革命;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使得改革农奴制的呼声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2改革措施(1)解放农奴措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

3、奴制。规定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影响: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村社的束缚。由于“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改革过程中爆发了空前的农民骚动。(2)建立近代司法体系措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废除旧的等级法院,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影响:司法改革使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改革实际进展缓慢,很多地方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

4、法来处理诉讼,普通群众也不具备法律意识。(3)推行地方自治措施: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影响:选举制的实行,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3历史意义(1)进步性:“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以及地方自治改革,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2)局限性: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不公,引起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深化探究探究点一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

5、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思考根据材料回答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答案俄国战败。影响:俄国被迫退出了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地区及丧失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加剧了俄国社会危机,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外因。材料二表一: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国别项目俄国英国比例生铁26万吨385万吨1/15表二: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国别项目俄国英国德国铁路1 500俄里15 000俄里10

6、000俄里思考(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3)你认为俄国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答案(1)表一反映了俄国冶铁业的严重落后。表二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2)说明俄国的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业都非常落后。(3)废除农奴制。探究点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思考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的矛盾心理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答案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防止农民暴动,维护农

7、奴主的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所决定的。材料二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怒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

8、场不同。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探究点三农奴制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材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在以后数十年中,随着农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也相应增长,并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农民不但要为他们在1861年时得到的土地缴纳赎地费,而且还要缴

9、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担负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因为很高的保护关税使他们购买的制成品费用上升。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时间(年)186518901898数量(人)381 0001 620 0003 000 00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材料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答案提供了资本(土地和资金)、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重工业中煤、铁的产量增加非常迅速20世纪初,俄国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18601900年间,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思考据材料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答案

10、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且跟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工业总产量增长迅速。材料三农村中依然保留了“治安官”,他们是从贵族中推选出来的,按照习惯方式断案。如果他们判决错了,农民也没有地方上诉。刑法虽然废除了极为残酷的肉刑,但拷打农民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1905年,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而是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原因:司法改革在农村进展缓慢,农民依然遭受贵族欺压;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

11、主义的双重压榨,阶级矛盾尖锐。启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工业化进程中要关注农民利益。重点精讲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自上而下进行的原因:当时俄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2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的关系: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的话说明,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或改革运动,即“战争引起革命”。俄国这方面的例证主要有:克里木战争引起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俄战争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二月革命等。名师指津19世纪上半叶,俄国

1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教材互补在农奴制度下,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外,在地主的强取豪夺下广大人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人民版)历史认识农奴制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使俄国陷入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之中。重点精讲改革的两面性指的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1)两面性:农奴制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和不彻底性。(2)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封

13、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改良运动,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重点精讲“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系?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深度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变革,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阶

14、级条件和政治基础。教材互补改革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改革后,由于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资本主义、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人民版)名师指津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但是,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1905年革命的直接推动下,沙皇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使俄国进一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重点精讲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5、?判断改革的性质,不能只看改革的领导者,更要看改革所起到的作用。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及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重点精讲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与局限性是什么?(1)实质: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局限性: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这种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碍着封建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改革背景:20世纪初的俄国内外交困(1)外部: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而进行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再一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2)内部:1905年革命概况:1905年初,圣彼得堡工人进行请愿游行,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流血星期日”事件,引发了全国民众的愤慨,革命烽火燃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