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195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荷塘月色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霎时倩影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B缈茫虚无缥缈隐隐约约嬉游无度C和谐櫂櫂童山纤腰束素迁延顾步D风致丰姿绰约不绝如缕叶嫩花初答案:D解析:A项第三个词语应为“没精打采”。“采”是神采,跟“兴高采烈”的“采”写法同。只有“丰富多彩”的“彩”才加上三撇,要不就谈不上“多彩”了;B项第一个词语应为“渺茫”,都有“氵”旁,而“缥缈”又都是“纟”,意为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看起来隐约不清;C项第二个词语应为“濯濯童山”,形容光秃秃的荒山,而通“棹”的“櫂”形旁是“木”。2填入下列各项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_的歌声似的。

2、(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_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3)这是一条_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A渺茫受用幽僻B苍茫受用偏僻C渺茫消受偏僻D苍茫消受幽僻答案:A解析:“渺茫”指相距很远而模糊不清;“苍茫”指空阔辽远,无边无际。第一句的意思是指歌声似有似无,模糊不清,应选“渺茫”。“受用”指享受、得益;“消受”指享受、享用,但多用于否定。第二句适合用“受用”。“幽僻”指昏暗而僻静;“偏僻”指远而偏。第三句是对周围安静环境的描写,所以应用“幽僻”。3下列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是满月,天上_有一层淡淡的云,_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_是到了好处酣眠_不可少,小睡_别有风味的。A虽然竟因而可

3、本也B即使却因而正固却C虽然却所以恰固也D即使竟所以恰本却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两项是()A听到过顶楼的人说,在那里可以俯瞰武大风光,整个珞珈山尽收眼底,到处是蓊蓊郁郁的绿树。B文学社经历了从小到大曲曲折折的发展历程,面临过困境和危机,也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C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D水仙花,因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E一些人的工作内容重复性高,对外接触较少,琐事多,工作期间无所事事,甚至很少和周围人说话,这是中了职场“慢性病”的招。答案:CE解析:C项,“隐隐约约

4、”,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应为“朦朦胧胧”;E项,“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此处宜用“无精打采”。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朱自清先生无论为文为人都浓墨重彩地实践了他特立独行、直面人生、不怕惨淡的人生态度。B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作品的语言优美,二是由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C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D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答案:D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为人”前加“还是”,使之与前面的“无论”搭配;

5、B项,句式杂糅,去掉“之所以”或“的原因”;C项,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删除“因为”,并在“因而”后加“他”。6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A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D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像少女一样羞涩地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答案:D解析:D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句与A、B、C三项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例句中用听觉写

6、嗅觉。A项,用听觉写视觉;B项,用听觉写视觉;C项,用视觉写嗅觉。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_。_。_。_。_,但他却以作家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观察它,品味它,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在那诗情画意里,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立即呈现在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

7、常身历之境”了A BC D答案:A解析:作答本题,首先应通读本段文字,联系供排句了解文段大意。然后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顺序。文段是关于荷塘月色的赏析,有比较明显的句间逻辑关系。如句从内容看应该承接句而来。句“那诗情画意”承接句“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句写“平常身历之境”,与横线后的转折联系紧密。故正确的排序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

8、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9、;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

10、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8“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的“颇不宁静”转到下文的“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描写,其中流露出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9描写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第二段在写月下荷塘时,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答:_答案:先后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顺序有二:一是由静到动,先写静态,从叶到花,后写动态,从花到叶再到流水;二是由上而下,从上面的荷叶、荷花到下面的流水。10请简要分析第三段所描写的意境。答:_答案:第三段写月光,但作者并不单写

11、月,而是通过月光下景物的变化来突出月光的柔美、清新、爽朗。荷花娇媚,微云淡淡,月光如水,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恬淡意境。11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答:_答案:树写出了作者的压抑感,树色写出了作者心情的黯淡,灯光写出了作者心绪的低落。蝉声、蛙声让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表现了作者那无法摆脱的烦乱、哀愁的感受。12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要求:紧扣诗句;必须原创;语言表达简明、生动;运用比喻或拟

12、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李群玉新荷)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答:_答案:(示例)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面,阳光照进荷塘,荷荫映水,鱼儿在荷荫下悠闲地游来游去;看那月光下的十里荷塘,绿波荡漾,一朵朵月色一般明净的荷花,宛如星星般在碧波中一闪一闪。解析:紧扣诗句第句紧扣夏日碧荷游鱼写,第句紧扣夏夜月色荷花写,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流畅生动无错别字,没有语病。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5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欲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宁波的驴友在驱车穿越林地时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了。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