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86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2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考点一 氮气及氮的常见氧化物 知识归纳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_(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与氢气反应:_(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_、_、_、_、N2O3、N2O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2)NO和NO2的比较 性质NONO2色、态、味溶解性_溶于水_

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毒性_(跟血红蛋白结合)与水反应不反应与氧气反应不反应对环境的影响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NO2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 判断思考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2)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3)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5)常温下,N2既能与O2反应又能与H2反应( )2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典型例题 1 2015北京卷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现象

3、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 、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2 如图4171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图4171 A32 B23C83 D

4、38NOx和O2混合型计算题的规律总结1关系式法(1)NO和O2通入水中由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2)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NO2得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3)NO、NO2和O2三种气体通入水中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1)计算。2电子守恒法当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变式训练12015北京卷 下列关于自然界

5、中氮循环(如图417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4172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2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分别是( )A1.2 mL,NO B2.4 mL,O2C3.5 mL,O2 D4 mL,NO考点二 氨和铵盐 知识归纳 1氨(1)物理性质:_色有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2)化学性质还原性与氧气反应:_。与酸反应与氯化氢反应:_,现象:_;应用:用于NH3

6、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与水反应:_,_,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3)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图4173_ 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和MnO2或KMnO4制O2的装置相同) 用_干燥 用_法。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到纯净的NH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_;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_产生(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 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NH3H2ONH3H2O (续表)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气体发生装置浓氨

7、水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浓氨水固体CaO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且OH浓度的增大,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3.铵盐(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稳定性aNH4Cl受热分解:_。bNH4HCO3受热分解:_。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_。b加热时或浓溶液:_。(3)NH的检验:强碱湿润红色。 判断思考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液氨制冷、碘的升华、NH4Cl气化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2)能用加热法除去

8、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为强酸弱碱盐( )(3)氨水具有弱碱性,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4)氨水中微粒种类与NH4Cl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相同( )(5)NH3、O2、HNO3三种物质中,不满足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6)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时,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2能否用浓硫酸、P2O5、CaCl2对氨气进行干燥? 典型例题 3 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图4174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将pH11的氨水稀

9、释1000倍,测得pH 8,说明NH3H2O为弱碱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4174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4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探究:利用如图4175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图4175(1)A装置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甲、乙分别是_。 a浓硫酸、碱石灰 b碱石灰、碱石灰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探究: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图4176(5)请在G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6)G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混合NO2、O2气体;干燥NO2、O2;_。(7)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时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