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346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义 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_1国际形势(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成就(1)苏联政府在新中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2、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外交的成熟。走向国际舞台 _1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2万隆会议(1955年)(1)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2)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形成了“万隆精神”。外交关系的突破 _1重返联合国(1)背景由于美国的阻扰,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占据。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3)意义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的共同需求。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2)历程1971年4月,“乒乓外交”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12月,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

4、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_1外交政策的调整(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3)独立自主、不结盟。(4)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活跃的多边外交(1)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年6月,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5、。【微点归纳】“一边倒”方针实施的原因(1)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2)美国“扶蒋”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共与美国的敌对关系。(3)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4)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图解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易错辨析】(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应用“恢复”一词,而不能说中国“加入”联合国。因为新中国成

6、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取代民党集团,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权益。(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不是1972年,而是1979年。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3)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是根本原因。【微点归纳】中美、中日关系的突破对世界及中国的影响(1)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7、(3)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面临的外交困境,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微点提醒】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答题术语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说明长期以来美国

8、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3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4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调整既受国家综合实力与经济建设需要的影响,也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1)特点:“两只拳头打人”和“一大片”的外交政策。(2)原因朝鲜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问题搞“”的阴谋;继续在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遭到中国严词拒

9、绝;1960年,苏联突然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停止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苏联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外交环境恶化。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边界冲突。(3)表现:从50年代中期起,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先后又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指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

10、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2)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提升点一单列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和成就史料一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与中国近代外交的本质区别与最大特点。教你读史

11、史料一信息“要有独立精神”表明新中国要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提出“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三大外交方针。提示本质区别:性质不同:近代外交属于屈辱性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属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最大特点: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一边倒”。史料二“一边倒”外交论从史出“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史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

12、,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史料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探究:(2)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教你读史史料三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创新性;“国家主权平等”说明了其平等性的原则。史料四信息“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广泛,

13、具有包容性;“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其开放性的特点。提示它超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14、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1)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视角1从国家利益角度考查“一边倒”政策“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解题时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分析。对点1(2017莆田质检)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此举()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解析:选C。从“彼此给予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