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97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高考预测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时提升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预测点1.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黑藻是生物学研究的常见材料,某同学利用高倍镜观察到黑藻细胞,并拍下如下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黑藻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都是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好材料B.黑藻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黑藻细胞膜的基本成分相似C.黑藻的叶绿体基质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D.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该同学展示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解析】选D。黑藻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都具有颜色,是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好材料,A项正确;真核生物体内的膜结构,它们的基本成分相似,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项正确;叶绿体基质和

2、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RNA和核糖体,因此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C项正确;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该同学展示的是黑藻细胞的真实状态,不是模型,D项错误。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细胞器进行研究,发现该细胞器能产生ATP,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器的生命活动一定产生氧气B.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该细胞器一定具有双层膜D.产生ATP的反应在膜结构上发生【解析】选C。产生ATP的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若该细胞器为线粒体,则产生CO2,A项错误。光反应产生的ATP仅用于暗反应,B项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C项正确

3、。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可产生ATP,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D项错误。预测点2.色素的提取与分离3.下图所示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得到色素带,说明材料为不新鲜的绿叶B.步骤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单层尼龙布C.步骤中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且直、快速重复几次D.步骤中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加盖的目的是防止无水乙醇挥发【解析】选B。不新鲜的绿叶作为实验材料,如果操作正确,是可以得到色素带的,没有得到色素带的原因有很多,如提取液不合适、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浸没等,A项错误;步骤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单层尼龙布用于过滤,B项正确;

4、步骤中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且直、干燥后重复几次,C项错误;步骤中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加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D项错误。预测点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4.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奉献和坚持,下列有关科学家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动物和植物的结构,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C.英格豪斯发现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18O2中的氧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解析】选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

5、产生新细胞,A项错误;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项错误;英格豪斯发现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C项正确;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14CO2中的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D项错误。预测点4.光合作用的过程5.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063()A.图示A过程产生H,B过程消耗H,C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B.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由于H的暂时积累,会导致A过程中H的合成速率下降C.A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过程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D.D过程可用于细胞内多种吸能反应

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A过程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过程是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C过程是细胞呼吸,D是ATP的水解放能。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A项正确;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将降低,C3含量下降,消耗的ATP和H减少,ATP和H暂时积累,抑制光反应的进行,故ATP和H合成速率将减慢,B项正确;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细胞呼吸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但不会转变成光能,光能的产生(如萤火虫发光)来自D过程,即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成光能,C项错误;细胞中的

7、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项正确。预测点5.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6.下图表示桑树叶片光合速率与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的日变化关系。请回答。(1)水分子在叶绿体的_上参与光反应,被分解成_。(2)土壤水分相对含量为20%时,1012时段内桑叶叶绿体内C3相对含量会_。大约15时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3)曲线中9时叶肉细胞中H参与的反应主要在_中进行。(4)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_时,桑叶几乎没有出现“午休”(中午时刻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为避免桑叶“午休”,应对桑树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参与光反应,分解为O2与H。(2)土壤中水分的相对含量为20%时,1012时段内桑叶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C3的合成减少,含量降低。(3)叶肉细胞中H参与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4)题图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时,桑叶几乎没有出现“午休”,原因可能是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较高,水分充足,气孔几乎没有关闭。为避免桑叶“午休”,可以适时进行合理灌溉。答案:(1)类囊体薄膜O2及H(2)降低光照强度(3)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4)80%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较高,水分充足,气孔几乎没有关闭适时进行合理灌溉(适当浇水或适当提高土壤相对含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