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27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3节dna的复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3节 DNA的复制(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A两条DNA母链之间BDNA子链与其非互补的母链之间C两条DNA子链之间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解析】在DNA复制时,首先是构成DNA的两条母链解开分别作模板。【答案】A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1个DNA分子通过一次复制后得到4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才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解析】DNA复制发生在分裂期间期,1个DNA分子通过一次复制得到2个

2、DNA,DNA复制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并边解旋边复制。【答案】A3在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是()A解旋酶破坏氢键使DNA双链解开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C与母链配对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链D子链与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解析】DNA复制准确无误进行关键是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另一条件就是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B4具有100个碱基对的DNA片断,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该DNA连续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导学号:73730056】A80B120C280 D420【解析】DNA分子中含40个“T”,则复制3次

3、可产生8个子DNA,共需T的量为(81)40280(个)。【答案】C5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A0个 B2个C30个 D32个【解析】噬菌体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细菌病毒,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无论产生多少个后代,都只有2个噬菌体含32P标记的DNA链。【答案】B6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解析

4、】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共产生子代DNA分子2416个。因其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在16个子代DNA分子中,只含有15N的是0个,同时含14N和15N的有2个,只含14N的有16214个,其比例关系为0214,故选D。【答案】D7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DDNA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答案】D8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

5、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复制环的大小不同,所以复制起始的时间有先有后;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每次复制都可产生两个DNA分子,提高了效率。【答案】A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

6、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A第一次 B第二次C第三次 D第四次【解析】由染色体总条数为40条可知是分裂后期,若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40条;若是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20条;若是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在0条到20条之间。【答案】C10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实验步骤: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

7、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c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和),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实验预测:(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带和一条_带,则可以排除_。(2)如果子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但不能肯定是_。(3)如果子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DNA密度鉴定:若子代可以分出_和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不能分出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同

8、时确定为_。【解析】从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深色为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母链),浅色为新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子链)。因此全保留复制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一个是原来的两条母链重新形成的亲代DNA分子,一个是两条子链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子链;分散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单链都是由母链片段和子链片段间隔连接而成的。【答案】(1)轻(14N14N)重(15N15N)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2)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3)一条中密度带一条轻密度带中、轻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能力提升1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

9、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解析】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又因所用培养基含14N,所以后代含14N的DNA分子占100%,A错误;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NA分子,32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母链(含15N),位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故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B、D正确;DNA分子中不相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C与A不配对,故

10、该DNA中A有2001/26040个,而该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NA,相当于新合成15个DNA分子,故需要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540600(个),C正确。【答案】A12右图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的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的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的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a链中的值等于b链中的值。【答案】C13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

11、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3730057】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解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基本原理,可知图a中1条染色体上

12、的2条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其实,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条母链(不含BrdU,深蓝色)和1条子链(含BrdU,浅蓝色),由于母链深蓝色掩盖了子链的浅蓝色,故整个DNA分子即染色单体表现为深蓝色。以此类推,b、c图中的深蓝色都是不含BrdU的母链颜色所致,另1条子链含BrdU,但浅蓝色被掩盖。只有当两条链上均含有BrdU时,浅蓝色才能表现出来,如图b、c中的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有一部分表现为浅蓝色。3次复制产生了8个DNA分子,分别位于4条或8条染色体上,而不是2条染色体。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仍有2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答案】B14如图是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

13、面的问题。(1)图中的1表示_过程,需要_酶的作用。(2)图中的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_,参与配对的物质是游离在周围的_。(3)图中的3过程表示形成两个新的_分子,这一过程包括子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_与_交互连接以及子链与母链在空间结构上的_化。参与此过程的酶有_等。(4)DNA复制,一般是严格的_复制,DNA复制的遗传学意义是为_在上下代之间的_准备了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使亲代生物的性状可在子代得到表现。例如(试举一例)_。【解析】此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及意义。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与亲代

14、DNA完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答案】(1)解旋解旋(2)互补配对脱氧核糖核苷酸(3)DNA脱氧核糖磷酸螺旋DNA聚合酶(4)半保留遗传信息传递子女长得像父母15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法。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2)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条链带有放射性。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