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38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4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史记蚜(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信陵君窃符救赵仁智信陵君仁与智,是常被我们相提并论的两种品质,它们一个代表着心灵,一个代表着头脑。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事实上这二者缺一不可,董仲舒就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只有仁而没有智,那么施仁于人时便不知分辨好坏,大约就是东郭先生之类的滥仁,所谓次品是也;而只有智而没有仁,那么这样的人恐怕危害会更大,所谓危险品是也。所以理想状态应该是“必仁且智”,应该是孔夫子所谓的“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用自己的心灵去为善,去安于仁道;智者用自己的头脑去辨析应不应该施仁、应该对谁施仁。仁为体,智为用;仁是智的根本,智是仁的条

2、件。而四公子中,只有信陵君做到了“必仁且智”。也正因此,他才能换得那些侠士们的投桃报李四公子之中,只有他,能让门客们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一起去送死般地攻秦救赵;只有他,能换得智如侯嬴、勇如朱亥者死心塌地的效忠;只有他,死后会有众多门客自杀以随;也只有他,能使刘邦专门派人守护他的坟墓,世代享受祭祀的香火。仁而下士的战国公子信陵君信陵君(?前243年),战国时魏国贵族,“战国四君子(四公子)”之一。魏公子,名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封信陵君。传在史记卷77魏公子列传。他仁而下士,士争归之,门下食客三千,以贤名闻诸侯。长平大战后,秦兵围邯郸,赵求救于魏,魏王畏秦,使晋鄙救赵而留军于邺以观望。他

3、用侯生计窃得魏王兵符,夺晋鄙军,亲自将兵救赵,解邯郸之围,赵得以存。由是留赵依平原君达十年,后秦伐魏,他归为上将军,率五国之兵败秦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威震天下。秦行反间,诬他谋反,魏王对他心存疑忌,终于夺他兵权,使人代为将。从此他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竟病酒而卒。有魏公子兵法,为门客所辑,今佚。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也就是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去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商不稼,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较高的武艺,或文武双全,又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

4、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政治家张仪、苏秦,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就是所谓的战国四公子。他们有的收养了几千门客,对内以维护自己的势力,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不肖(xio)敝衣冠(b)数请之(shu) 公子姊(z)冠盖相属(zh) 百余乘(shn)今有难(nn) 屏人间语(bn)(jin)椎杀晋鄙(chu) 矫杀晋鄙(jio)勒兵(l) 嚄唶宿将(s)北乡自刭(j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坐”同“座”,座位)(

5、2)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同“向”)(4)辞决而行(“决”同“诀”)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故(2)过(3)就(4)下(5)辞(6)存(7)乃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为能急人之困(为动用法)为着急(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为动用法)为发怒(3)公子从车骑,虚左(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4)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动词使动用法)使站立(5)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6)侯生乃屏人间语(动词使动用法)使退避(7)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洁净(8)仁而下士(名词活用作动词)居于之下(9)留军壁邺(名词活

6、用作动词)驻扎(10)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袖子藏(11)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作动词)骄傲地对待(12)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锤子(13)皆谦而礼交之(名词作状语)按礼节(14)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15)公子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有德行的人。今义:年长的人。(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义:姻亲。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译文:魏公子,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2)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判

7、断句)译文:我侯嬴只是个城东门抱门插关的人。(3)请救于魏(状语后置句)译文:向魏国请求救兵。(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句)译文:公子能把别人的危难当作自己的危难的品质表现在哪里!(5)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句)译文:有什么作用呢?(6)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译文: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7)欲以(之)观公子(省略句)译文: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8)遍赞(于)宾客(省略句)译文:一一向宾客引见。文脉梳理文本精析1从“窃符救赵”这一举动中,体现出魏公子的什么品质?_【答案】(1)体现出民族大义。魏与赵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唇亡则齿寒,赵国灭亡了,魏国也难以自保。挽救了赵国,也就等

8、于救了自己的国家,暂时稳定了东方六国的危急局面,其意义是深远的。(2)体现了朋友之义。魏公子和赵公子平原君,都是战国时礼贤下士的人,意气相投,平原君派使者求救于信陵君,肯定两人有一定的交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3)体现了亲情之义。魏公子信陵君和平原君之妻是姐弟关系,姐家有难,当然也是义不容辞。针对以上三层,信陵君在多次劝魏王出兵救赵而魏王和晋鄙都不听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亲往救赵,并打算与赵共存亡。这种急人所难且不惜自己性命的举动,如果没有“义薄云天”的气概,能做得到吗?2如何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试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_【答案】信陵君“仁而下士”,不是装潢门面,不是“政治作秀”,而是真心实意

9、,很真诚。这从他对贤士的礼数上和真正地任用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上可以看出。这与只是装门面、图虚名、放不下架子的平原君形成对照。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动机不是出于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求贤。这从他“贤,多客”而使得别国“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及“窃符救赵”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要突出其“仁而下士”,是因为他要通过这些事来反映他的一种社会理想,表明他的政治见解。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必须要礼贤下士,广开才路,要让天下贤士都到自己的国家来,要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3为什么侯嬴一开始不直接把计策告诉信陵君?_【答案】这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方案事关重大,既关系到人家骨肉兄弟之间的感情,又关系到国

10、家的生死存亡,不能轻易说出。当时公子情绪可能很激动,或许他未必采纳。他想让公子冷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侯生对公子很了解,他料定公子会返回询问对策的。待公子回来,火候已到,他才和盘托出。另一种观点: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深。4汉代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时说:“其文真,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魏公子列传中作者从信陵君身上怎样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这一“实录”的写作原则?_【答案】魏公子列传中作者重点刻画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质,同时还描写了信陵君急人之难、救人之危、爱民如子的仁爱思想。信陵君的“仁”是贯串全篇的。当侯生为他策划“窃符救赵”,估计晋鄙老将军“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时,信陵君难过地掉

11、下了眼泪;矫杀晋鄙后,他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信陵君的仁爱。司马迁的史记是忠实于历史真实的。他对信陵君这个历史人物是十分敬佩的,他是满怀敬意为信陵君作传的。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笔下的人物神化,而是写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成功也有失误的活生生的人物。5本文题目是“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前五个自然段好像与题目关系不大,这五段有何作用?_【答案】(1)这五段主要介绍魏公子的身世、为人、品德和能力,这些都是传记必需的。(2)这五段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设伏笔,否则下文的主要情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难以信服。魏公子,名无忌,是

12、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当时范睢逃离魏国,而为秦相,因为怨恨魏相魏齐屈打自己几乎致死的缘故,就派秦军围攻大梁,击败了驻扎在华阳的魏国部队的下军,使魏将芒卯战败而逃。魏王和公子对这件事十分焦虑。公子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致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有一次,公子跟魏王正在下棋,不想北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将进入边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公子

13、劝阻魏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又接着跟魏王下棋如同刚才一样。可是魏王惊恐,心思全没放在下棋上。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魏王听后大感惊诧,问道:“公子是怎么知道的?”公子回答说:“我的食客中有个人很了解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我,我因此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魏王畏惧公子贤能,不敢任用公子处理国家大事。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想要赠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公子于是就大摆酒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