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30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尊贤,则不惑 D子庶民也解析:D项,子: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对待。其余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A项亲友,B项愚人,C项贤人。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致中和,天地位焉 致:达到B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C小人反中庸 反:反对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勉励,指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解析:C项,反:违背。答案:C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喜怒哀乐之未发A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B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C填然鼓

2、之 D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指示代词;C项,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D项,结构助词,的。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从容中道,圣人也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C好学近乎知 D吾从而师之解析:A项古义:自然而然。B项古义:审慎地询问。D项古义:从,跟随;而,连词,表动作的承接。答案:C5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句是()A致中和,天地位焉 B子庶民也C来百工也 D知耻近乎勇解析:A、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69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3、,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句是()A率性之谓道率:遵循B发而皆中节 中:适合,符合C万物育焉 育:繁育,生长D中庸其

4、至矣乎 至:达到解析:D项,至:至道(最高的道德标准)。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A项,第一个“其”是代词;第二个“其”是语气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B项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均为助词,表停顿;D项均为无指性代词,没有什么、没有谁。答案:A8下面对文意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B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是因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他还

5、说:中庸之道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做到,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C作者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一样。D作者认为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好走极端。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解析:B项“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做到”一说有误,原文强调“贤者过之”,即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答案:B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译文:_(2)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译文:_答案:(1)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2)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