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9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理亏B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几步C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独自【解析】独: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勇气闻于诸侯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C今君乃亡赵走燕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赵亦盛设兵以待秦【解析】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A项,“于”,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对。B项,“之”,前者主谓之间;后者助词,的。C项,“乃”,前者副词,竟然

2、;后者副词,于是,就。【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3490138】例:毕礼而归之A宁许以负秦曲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乃使其从者衣褐【解析】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D项,名词作动词,穿。【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相如前进缶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C明年复攻赵D以勇气闻于诸侯【解析】A项,古义为“走上前进献”,今义为“向前行动或发展”;B项,古义为“平民”,今义为“布衣服”;C项,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

3、今年的下一年”。【答案】D5下列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03490139】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何以知燕王而君幸于赵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会于西河外渑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B/C/D/【解析】为判断句,为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状语后置句,为定语后置句。【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4、。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今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从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灭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5、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诈赵而胁其璧胁:逼迫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绐:欺哄C而责璧与信 责:诘责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温和【解析】柔:对温和。【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03490140】A.B.C.D.【解析】A项,介词,“用”/介词,“凭”;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指蔺相如;D项,都是介词,“在”。【答案】D8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的观点与王世贞的观点

6、是不一致的。B王世贞认为“给秦国和氏璧还是不给”只有两个选择,不存在着蔺相如所想象并且确实又那样做的第三种方法。C蔺相如叫门客带着和氏璧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而秦王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D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意,不是人为,所以表现了王世贞消极的人生态度。【解析】D项,并不能因为观点不同就认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答案】D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译文: (2)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译文:【答案】(1)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他而又去激怒他呢?(2)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

7、天在偏袒他啊!【参考译文】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他而又去激怒他呢?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理屈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理屈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

8、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并不是越国的宝物;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

9、意。”至于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渐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10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导学号:03490141】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

10、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2)人学的史学观:【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段材料阐述了两种历史观的不同,孔子的历史纪年法强调的是“冰冷的历史”“历史的必然性”和“逻辑性”,而司马迁的“人学”的史学观则正好与此相反。【答案】(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性(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洛贝尔对目前以色列乃至国际上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人才缺乏忧心忡忡。他说,包括美国在内,病毒学专家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更没有人愿意到非洲、到疫

11、区去工作。,一是制药巨头对研发防控传染病毒并不热心。频发传染病的地区和国家大多贫穷落后,唯利是图的药厂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而且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更加个性化,公共健康的投入和维护逐渐减少,人才培养和需求正在下降;二是,对大规模疫情爆发准备不足。他说:“人类文明受到的最严重威胁莫过于烈性传染病,。”【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陈述内容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人才缺乏,接着指出这种局面产生的两种主要原因。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答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很多国家缺乏防治传染病的意识但现在人们似乎变得麻木和迟钝12立夏到了,浙江的传统民间风俗是吃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小孩子不怕蚊虫叮咬,身强体壮不生病,能保一夏平安。这说法虽有些夸张,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为此,2015年5月6日钱江晚报专为做乌米饭用图示法作了介绍。为确保尝试者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请你结合图示,再给他们作一些重要提示。 【导学号:03490142】【解析】从图示来看,制作乌饭先要选准乌饭树叶和晚粳米,还要按照制作流程来操作,概括出这两个要点即可。【答案】(1)严格选好纯正优质的乌饭树叶和香糯的晚粳米。(2)严格按照乌饭的制作流程操作,保证一些环节的时间和细节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