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74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山中学201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时间:120分钟 分数:100分)题目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分数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 1、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A、滑稽(j) 冗长(rng) 执著(zhu) 苦心孤诣(y) B、戏谑(l) 伶仃(dng) 揶揄(y) 含心茹苦(r) C、寂寥(lio) 虐杀(l) 憧憬(jng) 趾高气扬(zh) D、嘈杂(co) 炫耀(xun) 无垠(yng) 煞费苦心(sh)2、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澄清揶揄落寞销声匿迹B、私塾 诽谤 撰文 言简意赅 C、瑟缩浩瀚消遣名正言顺 D、蹒跚劳禄悬念唯富不仁3

2、、下面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对残疾人同学说:“你虽然残废了,但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B、探望病人时说:“不要紧,得病不一定就会死,好好养病吧!”C、对一位戴眼镜的新同学说:“戴眼镜的,把那本书给我递过来。”D、对一位因学习好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给我们介绍介绍,好吗?”4、背诵填空。(10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2) _ _,却话巴山夜雨时?(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 _,_ _。”(4) 海内存知己,_ _。(5)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6) ,寒梅着花未?(7)数声风笛离亭晚, 。5、邻居对张师傅说:“你家小华真刻

3、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1)邻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2)如果你是张师傅,你应该怎样说: (2分)6、名著阅读(5分)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7、解释下列词语。(4分)稍稍:_ 宾客:_ 环谒:_ 扳:_ 8、下列加点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C、 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9、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句子是:_、_、_。(3分)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分)_ _ _(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_ _ 1

5、1、上述短文说明的道理是:_(2分)(二)风筝阅读。(15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问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

6、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

7、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8、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12、风筝选自 ,作者是 ,原名 。(3分)1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这几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和作用两方面回答)(4分)14、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2分) 15、用横线在文中划出“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含义的句子。(2分)16

9、、“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17、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多种观点,其中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种( )(2分)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B、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上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C、从文中的“我”严于自责,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亲情。D、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你在伞里吗白丽娜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

10、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

11、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18、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19、 “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