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797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关注社会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必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3月16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

2、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他的谈话风趣别致,妙语连珠,赢得了到场记者的掌声。在刚刚举行的第35届香港金像奖颁奖晚会上,首次担任主持人的刘青云没有出现怯场的情况,他侃侃而谈,显得非常镇定从容,让人印象深刻。ABC D【解析】本题从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误用褒贬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下车伊始: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此处望文生义。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此处用错对象。鞭辟入里: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形容“评论”正确。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此处误

3、用褒贬。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精彩话语一个接一个,好像珠子串在一起。此处使用正确。侃侃而谈:形容人健谈有风度,多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使用正确。【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B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是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此前提下,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发达国家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政策选择。C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D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

4、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解析】A项,搭配不当,“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两面对一面。C项,语序不当,“为用户”移到“提供”的前面。D项,结构混乱,“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改为“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或“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答案】B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古人说仓颉造字,仓颉实际上是一个集合名词,是我们所有祖先的名字。_,这些由点横撇捺交织错落成的符号如同粒粒精致而有营养的粮食,滋养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更加深邃的空间。A华夏子孙无尽的创造力展现在汉字上,造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系统B汉字展现

5、了华夏子孙无尽的创造力,造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系统C造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系统,也展现了华夏子孙无尽的创造力D造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系统,把华夏子孙无尽的创造力展现出来【解析】“这些由点横撇捺交织错落成的符号如同粒粒精致而有营养的粮食”中的“这些”很显然是指代“汉字”的,所以横线处句子的主语应是“汉字”,“造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系统”也是“汉字”之功,所以答案选B。【答案】B4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17140012】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因其山

6、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ABC D【解析】是总起句,介绍何为“镬耳屋”;通过中“防火”“通风”的顺序可以确定的位置;句中的“还有”确定其顺序要在的后面;为总结句。【答案】D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大学的三种精神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

7、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

8、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

9、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

10、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选自看历史)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

11、的思维。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D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E大学里的师生都在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状。【解析】B项,原文“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是选择关系。C项,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E项,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答案】AD6“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指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属浅层次筛选

12、。答题区域在第3、9两段,只要找出关键句,稍加整理就能得出答案。【答案】(1)大学精神就是自由、通识、德性,三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2)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7请分别概括大学精神之自由、通识及德性的内涵。(4分)【解析】答题区域在第4至8段,答题的形式最好用单句,即“XX是XX”的形式表述。【答案】自由是指思想上的自由。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不受权力、功力、庸俗的影响。通识是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能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能运用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德性是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8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13、要求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的人文课程,请用文中的观点对麻省理工学院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 【导学号:17140013】【解析】“要求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百分之二十二左右的人文课程”这涉及“大学精神中的通识”,要指出这样做的好处。还体现了“大学精神中的德性”,要指出这样做对人格培养的好处。【答案】体现了大学精神中的通识。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课程,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健全地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公共生活。体现了大学精神中的德性。人文课程能使工科学生学会如何做更有价值的人,尽情追求真善美。(每一点3分,观点各1分、分析各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

14、8分)草原上的河流刘庆邦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我只在电影、电视和画报上看见过草原之河,那些景象多是远景,或鸟瞰之景。在我的印象里,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犹如在绿色的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煞是漂亮动人。这样的印象,是别人经过加工后传递给我的,它不断提示着我对草原河流的向往。机会来了,夏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那里的主要河流有伊敏河、海拉尔河等。更多的是分布在草原各处名不见经传的支流。如同人体上的毛细血管,草原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支流。与南方的河流相比,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由。左手一指是河流,右手一指是河流,它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想流到哪里都可以。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我刚要和它打一个招呼,说一声再见,它有些调皮似的,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它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是一片片绿洲。由于河水的滋润,明水的衬托,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绿得更深沉。有羊群涉过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