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733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 题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1课时)课 型 新课授课时间 11月教案号2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2.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3.掌握郦道元和水经注。过程与方法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2.通过本课学习,应该学习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

2、出更大贡献。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预设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动手实践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一)导入新课: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三)探究新课:(四)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导入新课,解题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生平多媒体出示祖冲之像及其生平简介2.祖冲之和圆周率幻灯出示有关圆周率发展的人物图片:刘徽、张衡等幻灯出示割圆术的图片幻灯片打出几组数字幻灯出十几道简单的加减运算题3.祖冲之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幻灯片补充下面内容:这一时期,东晋虞喜发现了“岁差”。以往的天文

3、学家不知分“天周”和“岁周”,以为太阳运行一周就是“岁周”。虞喜观察到太阳从第一年冬至运行到第二年冬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冬至点上,而是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这种“天周”与“岁周”的差就叫“岁差”。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他制订的大明历中,根据计算,大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不到50秒。大明历中另一重要成果是对闰法做了新的调整,将古法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从510年开始采用,到589年废止,共用了80年没有改动。除此之外,祖冲之创造了以机械发动的日行百里的“千里船”,还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创造了一架“不因风水,施机

4、自运,不劳人力”的运输机械。西晋刘景宜创造牛转连磨,杜预发明连机碓和水转连磨。祖冲之在这个基础上前进一步,创造了水转连碓磨,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效率更加提高了。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幻灯片介绍“齐民”的含义1.贾思勰生平幻灯片介绍贾思勰生平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由于古代史籍上无传,贾思勰的生卒年月,详细身世和经历,缺乏记载,颇难于考查。惟各家书目和各种书刊都作“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四库总目”也说只知道他曾经出任高阳太守。据考证,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出生于公元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他的足迹遍及今山西、河南、河北及山东各地。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后来他又从事

5、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大约在553554年,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2.齐民要术三、郦道元和水经注1.郦道元生平2.水经注的成就和特色.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通过本课学习,应该学习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掌握郦道元和水经注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

6、济。今天,我们来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部分。我们说,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承上启下。承上:指上承两汉;启下,指下启隋唐。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有哪些?又为什么会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讲到的内容。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字文远。范阳(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年,祖家从北方南迁。他曾任刘宋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史,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令;萧齐长水校尉,掌管禁卫军守卫京城。曾写过安边论,建议齐明帝“开屯田,广农殖。”但他的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7、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提到了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成就。那么,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问题: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本目的内容阅读一下,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提问:请大家归纳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讲解:课本上提到的“前人创造的割圆术”,指的是刘徽创造的割圆术。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割圆术。(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后面“活动与探究”一的图形)刘徽认为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其周长即愈益逼近圆周长。“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由此

8、可以看到,刘徽已把极限的思想应用于圆周率的计算。刘徽应用割圆术,从圆内接六边形算起,边数逐步加倍,直算至圆内接19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3927/1250(相当于3.141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据。在实际应用时,他则主张采用=157/50(相当于3.14)。到祖冲之时,求出了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同学们,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现在,我们看课后的“自由阅读卡”“算筹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竹、木、骨、铁、铜等各种材料都可以做筹,但每种筹必须一样长短、粗细。用算筹表示数字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纵式,也叫直式;一种是

9、横式。人们规定用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用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如果遇到0数,则空位不摆算筹。筹算的运算程序同珠算的运算程序基本一样。”教师:同学们请看“动脑筋”目下的内容:“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教师过渡祖冲之除了在数学上的成就以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在这些方面的成就。教师结合幻灯简单介绍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方面,除了数学以外,农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杰出的代表。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目下的内容,看完之后,思考两个问题:1.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齐民”的

10、含义是什么?2.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教师提问: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教师引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由此,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教师提问: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教师讲解“齐民”的含义: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教师提问: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教师提问:齐民要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教师:下面我们分两个小问题来看一下详细内容。1.贾思勰生平2.齐民要术教师讲解:齐民要术全书正文10卷,92篇。另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约12万字。其内容包括

11、耕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嫁接、杂交、土壤肥料、植保、果树、蔬菜、动物饲养、酿造、果品加工和资源植物利用,以至文具、日用品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科学体系。下面我们先看题目。书名齐民要术中的“齐”字,据贾思勰在序言开端的解释是:史记曰:齐人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人”者古,今言“平人”也。翻译过来,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出发点是农业。在齐民要术序言的末段,贾思勰提到了他的写作过程,有“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于行事”之语。(要用副板书)这表明贾思勰是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和积累了很多经

12、验的基础上完成齐民要术的。光采集经、史、子、集里的农学资料就合计155种。书中采用农谚30多条。幻灯片介绍齐民要术的主要科学成就教师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和农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也很有特色。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为地理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详细内容。教师介绍:在郦道元之前,我国已有不少地理名著。如山海经禹贡等。到了三国时期,有人对当时全国的河流水道进行了专门研究,写成了水经一书。水经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137条,原文1万文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水经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郦道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注的。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内容,把水经注的性质、内容、文字特色给找出来。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描述,说出水经注的性质、内容和文字特色。教师过渡:这样一部地理学专著,郦道元是如何写成的呢?他有那么多的资料供参考吗?下面,通过我的讲述,使我们同学们对郦道元本人和水经注这部书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