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620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讲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精选教案20180424299(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寒潮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一、寒潮1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发生时间:秋冬季节。(2)发生现象: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剧烈降温,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3)成因:冬半年,高纬度地区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从源地向较低纬度流动形成。2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寒潮的危害:(2)寒潮的防治措施: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人们可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温馨提示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以爬升

2、,一般不会受其影响。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二、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自然资源的概况(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依据能否循环利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体性。(4)开发原则:从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出发,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2水资源的组成、分布及其特征(1)组成(2)分布:特点:明显的地域差异。成因: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大洲差异: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3

3、)特征: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与水害的双重性。3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河流提供水源。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河流提供便利的水运。4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2)水与生产活动: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工业水运:具有投入少、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寒潮是怎样发生

4、的?带来哪些危害?应怎样防御?2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还有哪些?分别采取怎样的防御措施?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4我国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最严重?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以考纲为纲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真题为范 考题精妙典例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第(2)题,预防冷

5、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命题出发点我国南方地区冷冻害发生的频次空间差异。命题落脚点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试题评价 (1)命题角度“新”:虽然是常规灾害,但避开了危害重、高发的北方地区,选取南岭以北的南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能够更好的获取区域信息。(2)知识考查“全”:针对同一种灾害能够从成因、分布、危害和防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利

6、于考生形成整体概念。考点(一)寒潮的危害与防御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题点1寒潮的成因1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据此完成(1)(3)题。日期1月1日1月2日1月3日平均气温/1202气压/hPa1 002.51 005.01 007.5天气现象晴,12级偏北风中雪,67级偏北风阴转晴,23级偏北风(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2)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A地震B干旱C泥石流D寒潮(3)下列我国哪一地区一般不受这种天气系统的影响()A山东半岛 B塔里木盆地C台湾岛 D青藏高原解析:(1)A(2)D(3)D第(1)题,1月1

7、日3日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并伴有中雪,说明是冷锋过境,在1月1日时该气象站处于冷锋过境前,故选A。第(2)题,由1月1日至3日气温下降10 以上,并处于0 以下,应属于寒潮天气。第(3)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冷空气难以爬升,因此不受寒潮天气影响。题点2寒潮的影响因素及防御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 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如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终霜冻日等值线数值判

8、断,从低纬到高纬、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终霜冻日变晚,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和地形。第(2)题,要减轻霜冻灾害,应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选用耐寒作物品种,霜冻到来之前农田灌溉、熏烟,入冬前增施有机肥、覆盖作物秸秆等。答案:(1)分布特征:从低纬到高纬、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终霜冻日变晚。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和地形。(2)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选用耐寒作物品种;霜冻到来之前农田灌溉、熏烟,入冬前增施有机肥、覆盖作物秸秆等。题点3其他气象灾害的分布与防御3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

9、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图所示)。(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解析:第(1)题,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即特别之处)表述。第(2)题,材料一中提示干热风发生伴有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

10、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1结合冬季风的成因理解寒潮的发生2寒潮的影响及防御措施3危害我国的其他气象灾害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灾害成因我国的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建沿海防护林暴雨洪涝

11、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改变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考点(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题点1水资源的分布及问题1下表为我国某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的组合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据此完成(1)(3)题。区域

12、水资源总量/108m3人均水资源量/(m3/人)耕地水资源量/(m3/hm2)某区域1 035.0409.14 859.2全国27 460.32 408.828 701.9(1)由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的()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粮食产量 D年径流量(2)该区域位于()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华南地区(3)该区域水资源供应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C地势低平,储水条件差D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小解析:(1)A(2)C(3)D第(1)题,人口密度等于区域人口总量除以土地面积,表格中无法体现土地面积;粮食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耕地总面积有

13、关,表格中无法体现;年径流量年内各月径流量之和,表格中无法计算各月径流量;利用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之比,可以计算出人口数量。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以计算出该区域人口数量为1 0351084092.5亿人,可见该区域人口众多;对比该区域和全国的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可知,该区域水资源总量较少、人均水资源更少,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少。第(3)题,该区域位于华北地区,属于东部沿海,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储水条件与当地的水库建设、湖泊多少、河川径流量多少等有关,表中无法显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降水总量较少(大部分地区介于40080

14、0 mm),因而河流径流量较小。题点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1)(2)题。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20%92%79%80%95%(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2)现阶段,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的措施中较合理的是()A农业全都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滴灌方式B上、中、下游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C修建水库,储存夏季降水D大水漫灌,提高农业灌溉面积解析:(1)C(2)B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值;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海河流域;要解决水资源问题,就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水只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第(2)题,农业全部都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滴灌方式不现实;该地水库主要是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