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385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2017黑龙江宝清一中一模,23)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2.(2017辽宁沈阳重点高中郊联体期末,19)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

2、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B.C.D.3.(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2)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如下图),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保留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A.B.C.D.

3、4.(2018河南小名校联盟第一次段考,15)“家规知多少”成为现代人热议的话题。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对于传统的家风,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全面继承传统,促进社会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A.B.C.D.5.(2018新疆呼图壁一中初考试,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代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师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B.C.D.6

4、.(2017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7)中华民族素有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徙木为信”“一诺千金”等诚信故事千古流传。今天,诚信在我国依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完整保留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A.B.C.D.7.(2017贵州毕节第一次质量检测,19)方言是一种情怀,承载着乡愁与乡土的记忆;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和独特表达方式,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保护和传承方言的价值在于()传承地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

5、感保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血脉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次A.B.C.D.8.(2018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6)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这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B.C.D.9.(2018四川成都七中零诊模拟,2)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

6、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0.(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9)近日,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官方版新华字典APP(手机软件),完整收录了纸质版第11版内容,并提供数字版、纸质版对照,受到用户欢迎。对此,有人感慨技术进步之快,有人指出书籍电

7、子化是大势所趋,有人则回忆起与字典相伴的学生时代。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利于汉字传播传统的纸质媒体能够更好地寄托人们的情感A.B.C.D.11.(2017新疆乌鲁木齐第二次诊断性测验,15)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领域。这是基于教育()是实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选择、传递、

8、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A.B.C.D.12.(2017河南安阳一模,16)2016年9月4日至5日,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会标(见下图)凸显杭州文化符号“桥”,将桥、印章、汉字、书法等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创作理念独具匠心。可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要颠覆传统、标新立异A.B.C.D.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调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

9、繁荣为条件。汉景帝第二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

10、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分)(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14.(2018四川成都“五校联考”,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一条条老街、一处处名胜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等,给一个城市烙上了独特印记,如提起北京就会想起胡同,提起武汉就会想到黄鹤楼,提起苏州就会想到园林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文脉。城市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精髓、优良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

11、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材料二城市特色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中国传统城市素来尊崇“天人合一”,尊重历史传统。但过去的三十年,单一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无情地冲击着我国原生态的城市,不少城市大拆大建,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面对千城一面、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失落的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规划建设既要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又要体现城市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1)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必须延续城市历史

12、文脉。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请你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为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两条具体建议。(要求写出选择的一个或两个理念,并提出与所选理念相对应的具体建议)(4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强调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梁启超的这段话说明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C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排除;B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13、,要辩证继承,排除;D说法错误,文化的不同源于社会实践的差异性,排除。2.B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体现了。说法错误,传统节日和传统风俗习惯中也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不一定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插艾叶期待祛邪避秽,这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属于落后文化,故说法错误。3.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4.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错在“摒弃”,错在“全面继承”。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5.A材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题意,选A。百花齐

14、放,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是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6.C中华民族素有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今天诚信在我国依然备受推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正确切题。中“完整保留”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说法错误。故选C。7.A保护和传承方言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确。方言并不是保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血脉,排除;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故错误。8.C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

15、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正确且符合题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走在世界前列”,这些信息都说明,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9.C题干中,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深深打动了观众,这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A不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B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不符合题意。10.C离开了现代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