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319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 第2篇 第13讲 燃料及其利用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2013,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2(2014,兰州)在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D)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消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3(2015,重庆)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4(2014,苏州)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2、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5(2015,益阳)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6(2015,泰安)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的空气助燃

3、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2013,成都)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B)A拨打119火警电话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8(2015,天津)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9(2014,衡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4、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消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充足氧气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10(2015,滨州)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D)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着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

5、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二、填空题12(2013,河北)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盖湿抹布(合理即可)。13(2014,广州)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可燃物。(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温度。(3)分析下表中

6、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 55044259沸点/784 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M和N(填代号)。三、简答题14(2015,巴中)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对照和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7、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5.(2015,玉林)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或氧气)。(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四、实验探究题16某同

8、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B;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

9、(均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境要求的是图B。(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第2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选择题1(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B)A煤 B氢气 C.石油 D.天然气2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C“西气东输”工程让扬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扬州环境有益D天然气、石油、氢能

10、、生物质能是人们迫切需要开发的新能源3(2013,扬州)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4(2014,株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5(2013,重庆)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B)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6(

11、2014,重庆)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B)燃烧热值高原料资源丰富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燃烧产物无污染A BC D7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8(2013,哈尔滨)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B)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太阳能、核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D地球上可利用

12、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9(2014,佛山)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ASO2、NO2 BCO2、COCSO2、CO2 DNO2、CO10(2013,南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1(2015,玉林)下列做法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的是(B)A.随地焚烧垃圾 B多植树造林C.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D.随地吐痰二、填空题12(2015,呼和浩特)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

13、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AB(填字母)。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 B获得氢气的成本C制备氢气的原料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13(2015,德州)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1)煤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

14、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序号)。乙醇(C2H5OH)甲醇(CH3OH)尿素CO(NH2)2三、简答题14(2014,哈尔滨)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1)请写出汽车尾气中的两种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任写其中两种);(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你的一种具体做法少坐私家车(或步行上学,合理即可)。15(2013,齐齐哈尔)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增大煤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充分燃烧、节约燃料或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等,答出一点即可)。(3)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