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26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框传承文化的继承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文化的继承基 础 演 练一、选择题12016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A)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ABCD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继承和发扬,对糟粕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说法片面。故选A。2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

2、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木板年画的消失意味着(B)A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年画将淡出我们的视线B流传数百年的民俗手艺将失传,有损文化多样性C被称为中华文化集中展示的木板年画将无人问津D乡愁将无处安放,年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解析木版年画的消失说明流传数百年的民俗手艺将失传,有损文化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排除A;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集中展示,故排除C;D说法夸大了年画的作用,应排除。故选B。 3如果有外国人问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

3、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你的回答应该是(D)A传统习俗B传统节日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解析中国的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所以答案为D。A、B、C与题意不符。4清远连南千年瑶寨,被称誉为世界瑶族首领派,但在对待瑶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D)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

4、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解析A、C选项是传统文化的特点,B是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应该坚持的原则。守旧主义全盘肯定了传统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就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故选D。5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A它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解析中秋节的习俗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相对稳定性,B、C

5、、D 都是关于传统习俗的正确认识,排除;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A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是逆向型试题,故当选。二、非选择题6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近年由于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许多网友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燃放烟花不能禁止,因为它是我们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

6、神会产生持久的影响,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应该得到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烟花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符号,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不应该被禁止。春节等民族节日燃放烟花,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网友观点的合理性。解读设问和材料,重视我们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民族节日的重要性。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应理论,组织语言进行分析;关于民族节日的重要性,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

7、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 新 拓 展一、选择题1广西玉林“狗肉节” 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今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D)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ABC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民族精神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结晶,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排除。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正确,应选。传统文化顺应社会历史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8、用,正确,应选。故选D。2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B)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ABCD解析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物质产品是文化的载体,正确;与材料无关;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3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全

9、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是因为(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BCD解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错误。故选B。4古典诗词是最

10、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信息时代非但不过时,反而成了一种新兴的时尚。无论是在微信、微博和各大网站,都可以看到古典诗词日益融入日常生活,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之一。以下对于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D)古典诗词是民族财富,不存在不合时代发展的封建遗存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古典诗词魅力不减,理应全面继承并使之能够发扬光大古典诗词应为当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ABCD解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应该正确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可能会存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应批判继承,错在“不存在不合时代发展

11、的封建遗存”,错在全面继承上;故选D。5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D明显渗透性解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继承性。排除选项C、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题干中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 今天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新的内涵,说明A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6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

12、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D)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BCD解析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的说法错误;与题干无关。的说法虽然在教材上没有出现过,其实和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是一个意思。故选D。7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历经174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着具有明清时期特色的古民居群、古建筑及众多历史遗址遗迹;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内的街巷为全国县级规模较大、风貌较完整的明清古骑楼建筑群之一。这些传统建筑(C)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

13、与丰富内涵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其基本面貌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ABCD解析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我国古代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明清古骑楼建筑群是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选C。 错误,该建筑群属于物质文化遗产;错误,基本面貌并没有随时代发展。二、非选择题8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如引用了诗经大雅荡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指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结合材料,运用“文

14、化继承性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历史影响。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迁,不断满足人们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则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历史影响”这主要是考查教材中“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一内容。从中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这就紧紧的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