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50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三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练6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双基达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2年6月20日,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由此可见()A英国从事鸦片贸易违反国际法 B英国做好了发动鸦片战争的准备C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执行不力 D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海防松弛2以下是曾任江苏巡抚的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的信的部分内容:“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3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出清政府()A试图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们毫不理解磕头一事是维系着满清政府统治合法性的公开证明,就像皇帝弄不明白选票就是西方政府合法统治的公开证明一样。他们反而怀疑皇帝拒不接受国书里面包藏着巨大的阴谋,更加顽固坚持要亲递国书”。据此可知()A西方主导国际法的制定 B清政府统治合法性遭受质

3、疑C英法蓄意制造侵略借口 D中西文明的冲突异常激烈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并称清廷签约者“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这种关系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李鸿章说:“他日俄、日若欲分占,我仍可暗结英以合力谋拒,是在钧署与驻英公使随时操纵而联络之,所谓不战而屈人者也。”又说:“韩虽可虑,有俄在旁,日断不遽生心。我当一意联络俄人,使不侵占韩地,则日亦必缩手。”由此可以得出()A采取平衡外交政策能够缓和矛盾 B以夷制夷是当时外交的出发点C俄日英中在朝鲜的角逐

4、并不激烈 D西方列强主张以武力解决争端7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某战争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8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由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D日本侵华

5、与“二十一条”9右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伙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10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1(2017海南七校联考一)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

6、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一看法()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 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 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12(2017潍坊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的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社会差距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

7、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愤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蹇蹇录中译本材料二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

8、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李智慧列强侵华史(1)根据材料一,简单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主要认识以及你的看法。(10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本质的观点,并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15分)14(2017豫东、豫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往对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基本上局囿于侵略与反侵略的角度,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思想的活跃和视野的开阔,研究者还从其他视角进行探讨,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例如,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剖析条约交涉中的冲突,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条约交涉中的问题。 摘编自李育民废约史研究30年运

9、用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的史实,对上述研究视角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近代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研究视角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研究视角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视角,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练高考找规律1(2013课标,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2016新课标,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练模拟明趋势3(2017曲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图是位于广东虎门广场的禁烟纪念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这折断的烟枪,仿佛就听到了烟枪断裂的声音。这座纪念碑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也使人们不禁想起鸦片战争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下列对林则徐及其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使英国再也不敢向中国贩运鸦片林则徐的禁

11、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 BC D4(2017蚌埠一模)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A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 B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 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5(2017周口三模)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C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条约丧权辱国

12、不敢上奏6(2017黄冈中学考试)南京条约申明:“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学习西方思潮的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7(2017长沙一模)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流传的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

13、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里洋教与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里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 8(2017银川质检)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A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C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9(2017郑州模拟)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

14、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A强迫赔款 B商品输出C鸦片走私 D开设工厂10(2017太原模拟)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这一认识的局限是()A表达了英国的贸易诉求 B掩盖了英国的侵略本质C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 D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问题11(2017广州一模)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彻底否定了原有的各级官僚体系 B是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D制约了清朝中央机构的近代化12(2017青岛模拟)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D清政府调整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