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27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1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B)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脂质分子层中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解析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磷脂呈双分子层排列。2细胞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着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与糖分子结合成一种复合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表面。膜内蛋白主要作为载体,而膜外

2、的糖蛋白主要用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3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B)A水 B蛋白质 C磷脂 D糖类解析对几乎所有的细胞膜来说,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基本骨架,糖被有时起细胞相互识别的作用,但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或者同一细胞对不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主要决定于细胞膜上运输各种物质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而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既能通过协助扩散,又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B)A氨基酸 B葡萄糖 C甘油 D胆固醇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入小肠黏膜及其他细胞则是主动运输。5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

3、细胞的方式为(C)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跨膜运输。根据图示可知,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该矿质离子时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因此属于主动运输。6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B)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 D胞吐解析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方面考虑。曲线说明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自由扩散。因为氧气浓度的高低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曲

4、线说明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运输,而是一种被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曲线在一定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度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方式需要载体,不是自由扩散,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曲线说明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只能是主动运输。经综合分析,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7如图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解析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物质Q;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

5、一定是水;物质P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物质Q出细胞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8(2016西安高一检测)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将细胞内加工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D)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胞吐解析分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所以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9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C)A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

6、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解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不均匀分布,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其中只有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这一点与罗伯特森的三层结构模型一致。10(2016山东潍坊高一期末)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D)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B精卵细胞结合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D溶酶体“吞噬”衰老的细胞器解析溶酶体“吞噬”衰老的细胞器,体现了溶酶体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不能体现细胞膜的

7、流动性。11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与水进出细胞的相符的有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有C与K进入绿藻细胞相符的有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有解析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物质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还要消耗能量,据此可确定:为自由扩散;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为主动运输;为自由扩散;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K进入绿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蛋白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或胞吐。12. 甲、

8、乙两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甲物质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甲物质进入细胞一定需要消耗能量C乙物质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乙物质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消耗能量解析甲物质在细胞外浓度高,在细胞内浓度低,所以甲物质运出细胞是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只有主动运输才能实现,此运输方式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甲物质进入细胞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一般不消耗能量。乙物质在细胞内浓度高,在细胞外浓度低,进入细胞时是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参与,运出细胞时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需要载体蛋白参与。13(2016广东广州高一期末

9、)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质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端)与非极性端(疏水端)排列不同,搅拌后可形成双层脂质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_。(2)如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C)(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磷脂双分子层_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蛋白质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的红细胞、肾小管管壁细胞的细胞膜上寻找这种物质,他以这两种细胞作为实验材

10、料的依据最可能是_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_。1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运输方式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A表示_自由扩散_,B表示_协助扩散_,C表示_主动运输_,D表示_胞吐_。(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葡萄糖_。(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载体蛋白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核糖体_上合成的。(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_D_(填字母)进行的。(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C、D_(填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B、

11、C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线粒体和核糖体_。15图1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1)若图1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B物质具有_保护、润滑_作用,其吸收氨基酸为图示_a_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2)图1中a、b、c、d四种方式中受O2浓度影响的有_a、d_。(3)若图1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_b_自由扩散_方式进入细胞的。因酒精的毒害作用,大量饮酒会导致不适或酒精中毒等。此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下列曲线相符合的是(A、C)(4)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乙组细胞降低O2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都相同_。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_不是主动运输_。b若_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_,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