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25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诫子书,七年级上册,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

2、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探究一:“诫子书”一词有什么含义。,探究二: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提出论点 治学正(静) 修身反(躁),探究三: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探究四: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论述。,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探究五: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

3、件是什么?,志、学、才。,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探究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探究七:“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本课以后能够做到有效利用时间,珍惜青春时光有效的学习,不要辜负了青春。,诫子书 治学 中心论点- 静 躁 (危害性) 静以修身 (正) 俭以养德 修身(反),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