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734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桅( )杆 咆( )哮 镌( )刻 殚( )精竭虑着( )舰 凛( )冽 澎湃( ) 舰载( )机2.根据拼音写汉字。浩hn xin 熟 紧bng zhn 耳欲聋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在旁边的时候,我就装出一副庄重认真的模样,一个字端详好半天,然后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往“米”字格的大字本上写。B.祖国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为了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我们就算付出得再多,也无怨无悔!C.这次的发射能否成功?前几次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是否真的彻底解决了?对此,总工程师还是有些殚精竭虑

2、,放不下心来。D.在缺少资金、没有任何外援帮助的情况下,他们白手起家,硬是靠自己的努力创建起了这家公司。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知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C.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D.很多人喜欢体育运动,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还要讲究科学。5.写作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请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1)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

3、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2)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3)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6.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_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25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辽宁舰”交接入列后将继续开展相关科研试验

4、和军事训练等工作。二、课内阅读阅读一着惊海天,回答文后问题。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在高速飞行的

5、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

6、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飞行员:“明白!”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惊人的默契。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

7、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

8、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7.新闻通讯

9、报道事件一般都比较详细,能全面地、客观地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这篇通讯生动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全过程,试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8.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三、课外探究阅读下面这则通讯,回答文后问题。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他矮,胖胖的。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10、。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上世纪80年代中,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新的实验教学楼盖好了,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哪个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

11、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

1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领导支持,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装修的术语讲,这叫“干挂”。因此,即使是

13、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

14、会错。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

15、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