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823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 新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光荣革命” _1原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2历程(1)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2)独裁阶段: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3)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4)“光荣革命”:1688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被迎立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3意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限制王权的法案 _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2内容(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2)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

2、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责任内阁制形成 _1历程(1)“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2内容: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3影响:英国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国家。 1832年议会改革 _1原因(1)旧选举规则弊端严重。(2)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的斗争。(3)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4)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2内容(1)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

3、财产资格限制。(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并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_1原因(1)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2)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2表现(1)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2)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3)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4)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易错提醒】(1)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2)英国

4、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国现任内阁形成以后,英王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失去行政权。【概念阐释】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轻巧识记】“用一、二、三”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完善。二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

5、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答题术语1“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使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2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初步建立。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1普选制: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就是普选制。在选举中,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由选民选出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广大选民通

6、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历史意义上,针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民主选举来看,普选制指公民不论性别、种族、出生背景、教育年限等差别的条件而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二是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这是政党政治的核心。三是政党处理和协调与国家以及与其他政党、

7、社会团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政党政治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起源于英国。早在“光荣革命”之前的1679年,英国议会内部就出现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大政治派别,到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随着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了选举改革法之后,托利党演变为保守党,辉格党演变为自由党,由此才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此后,美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形成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一个进步。3文官制度:19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

8、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升点一单列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史料一“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关联威廉和玛丽的加冕仪式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论从史出史料一表明“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不再是神授而是来源

9、于议会,王权的依据也不是神而是议会及议会制定的法律,隐含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现实,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史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权利法案教你读史史料二中“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探究:(1)史料二反映出国王权力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提示变化:国王的立法权

10、、征税权、财政权受到议会的限制。意义: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史料三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1846年,国会终于废除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禁止谷物进口的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 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英国在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下经济更得到长足进展,取得了在世界上的工业垄断地位。教你读史从史料三看,选民数量增加,扩

11、大了民主政治基础;“废除保护土地贵族利益”“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意义重大。探究:(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提示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废除旧的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推行自由贸易主义政策;扩大了海内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英国在世界上的工业垄断地位;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确立影响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

12、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

13、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视角1从社会转型角度命题“光荣革命”后,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其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解题时需结合光荣革命的意义分析。对点1(2017北京东城一模)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解析:选A。海国图志

14、发表于鸦片战争后,法国议会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可排除B、D两项;根据材料中“国主若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信息,可知该国国家元首的权力受到“绅士会”的制约,据此可知这可能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而非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故A项正确,C项错误。视角2从英国权力结构变化角度命题权利法案颁布后,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成为英国代议制的核心,英国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解题时需要结合“光荣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变化来分析。对点2(2017临汾高考适应性训练)1689年“国民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呈现给威廉和玛丽。新誓词要求威廉和玛丽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材料主要反映了英国()A下院是国家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政治形成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D国王权力地位的变化解析:选C。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下院是国家权力中心,故A项错误;代议制民主政治侧重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与材料中国王权力受限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国王由维护先王法律到根据议会制定法规进行统治,可知国王受到法律限制是君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