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89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琼西中学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题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表格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海口的骑楼老街应该A. 精心管理修缮保护 B. 异地重建发展旅游 C. 保其原貌任其破旧 D. 全部拆除建造新楼 2车载导航地图便于驾驶员选择路线,准确到达目的地,该地图属于A. 气候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图13. 关于图1中、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2、图表示盆地地形B. 图比例尺比图大C. 甲乙处为山谷 D. 丙丁处易发育河流4. 2015年3月38日是“地球一小时”宣传日,我国活动的主题是“能见蔚蓝”。下列行为符合该主题是A. 冬季燃煤供暖 B. 出门尽量开汽车 C. 任意用电,不用节约 D.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5. 与其他三个民族不属于同一人种的是 A. 阿拉伯人 B. 印第安人 C. 蒙古人 D. 因纽特人6. 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B.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D. 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图27.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甲图中50元人

3、民币上景观所示的是布达拉宫 乙图中黄土高原突出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丙图中汽车牌照“琼”指的是琼海 丁图中饭店主打湖南菜A. B. C. D. 8. 海南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A. 为了接收更多阳光 B. 便于雨水下泻 C. 便于空气流畅 D. 便于更快散热9. 下列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 在新疆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B. 在海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C.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耕作和渔业 D. 在青藏高原上建立商品粮基地图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011日在北京举行。据此材料并结合图3,完成1011题。10. 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图甲

4、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A. a段 B. b段C. c段 D. d段11. 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箭头的代号是图乙中的 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12. 网购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下列运输方式中,最适宜送货上门的是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路 D. 航空13. 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说:“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乙说:“西亚位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C. 丙说:“欧洲西部平原面积广,种植业发达。” D. 丁说:“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14. 20

5、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影响海南。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天气预报图中,台风符号是 B.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也会发生台风灾害 C. 台风可以带来降水,缓解旱情 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最频繁读四国轮廓图(图4),回答1516题。图415. 图4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A. 和 B. 和C. 和D. 和16. 关于以上国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国矿产资源丰富 B. 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C. 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D. 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7. 歌曲中“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地势 A. 西高东低

6、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图518. 图5中A、B两点纬度相同,该图是12月22日的等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点都位于南半球,A为陆地,B为海洋 B. 两点都位于南半球,A为海洋,B为陆地 C. 两点都位于北半球,A为陆地,B为海洋 D. 两点都位于北半球,A为海洋,B为陆地19.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西南、西北、东北 B东北、东南、西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20.“盛产苹果、梨,隆冬季节一派雪域风光,春季处处是绿油油的麦田”,这个地区是我国A. 东南丘陵 B. 华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湟水谷地21. 下列四个地区中,人口稠

7、密的是A. 亚马孙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伊朗高原图622. 读图6,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河段呈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B. 河段水流平缓 C. 河段有凌汛现象 D. 河段为“地上河”23. 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社会制度不同,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不大B. 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图7C. 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24. 有关图7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是外流区与内

8、流区分界线 D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5. 我国少数民族与其特点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傣族孔雀舞 B.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 朝鲜族长鼓舞 D. 藏族泼水节26. 冬季,北方大批“候鸟”老人来海南过冬,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A. 纬度因素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2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A. 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 B. 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D. 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图(图8),完成2830题。28. 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图8 A.是我国最大

9、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C.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9.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有 地理位置优越 靠近原料产地 毗邻港澳 沿海、沿铁路,交通便利A. B. C. D. 30. 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位于 A. B. C. D.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 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写出图中字母A、B的经纬度: A: ;B: ;A在B的 方向。图9(2)C是 海峡,是俄罗斯与 国的国界线。(3)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名称:D ,E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

10、低,A点所在大洲大多数国家属于 国家,D点所在大洲大多数国家属于 国家。(5)在B、C、D、E四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3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图甲 图10 图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图中A是 海峡,B是 运河。(2)C地区 资源丰富,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气候特征与图乙中 图(填数字)相吻合。(3)D处气候特征与图乙中 图(填数字)

11、相吻合,其气候特征是 。(4)E处为 气候,每年610月盛行 (西南或东北)季风,该盛行风异常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 33.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11材料1: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行, 该线经广西桂林等地,直达广州。从贵阳到广州由原来的22个小时缩减至不足4个小时,打通了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的快速铁路客、物流通道。材料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11)(1)贵广高铁建成前,从贵阳到广州要先向东沿 线到达株洲,再转 线南下到达广州。(2)贵阳地处 高原,位于我国的第 级阶梯。(3)甲是 山脉,乙是 山脉。(4)A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B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 。(5)C地区糖料作物是 ,D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4.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1: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中,中国光伏协会行业协会理事长谈到:“海南光照充足,有条件成为太阳能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