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16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1.2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1.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在基因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该培养基能杀死一切不抗氨苄青霉素的细菌,只有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细菌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由其作用可知该培养基是一种()A.固体培养基B.合成培养基C.天然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解析:该培养基由于含有氨苄青霉素,能杀死一切不抗氨苄青霉素的细菌,只有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细菌才能正常生长繁殖。因此氨苄青霉素起到了选择作用。答案:D2.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解析: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

2、见的子细胞群体,因此标准菌落应来源于最初的一个细菌。产生菌落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答案:C3.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因此,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应进行接种培养。答案:C4.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

3、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解析:若菌液浓度过大,形成的菌落连在一起,得不到单个的菌落。答案:C5.用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相同解析:用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个体,长成的一个菌落,也有可能来源于样品中的23个或更多个个体,因此涂

4、布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的结果与待测样品中真正的含菌数量相比往往偏低。答案:C6.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则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C7.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所利用的培养基中最明显的特点是()A.前者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后者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B.二者都具有琼脂成分C.二者的pH相同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由于分离微生物所利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有与其他培养基不同的某种成分,该种成

5、分是由培养的目的微生物而定的。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利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凡是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就能生存,否则就不能生存。由相同的原理可知,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答案:A8.在105倍稀释液中,现与初始菌液相比,大肠杆菌的数目是()A.105个大肠杆菌B.是初始菌液的105倍C.是初始菌液的10-5D.大于初始菌液的10-5解析:105倍稀释液已经经过5次稀释,每稀释一次得到的稀释液浓度是上一次的1/10,因此选C项。答案:C9.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称取土样20 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

6、直至培养液变浑浊。由此推论,纤维素分解菌代谢类型是()A.自养需氧B.自养厌氧C.异养需氧D.异养厌氧解析: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说明是异养型;振荡培养为了增加溶氧,说明是需氧型。答案:C10.(2014课标全国高考理综改编)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2)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注

7、:“+”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1)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菌落存在部位纤维素被分解,不会形成红色复合物,因此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2)培养基甲中有淀粉,纤维素不是唯一的碳源,且无琼脂,是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中无纤维素粉,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为纤维素分解菌,所以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答案:(1)红透明圈(2)不能

8、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11.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 g10 g1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和,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3)转

9、入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操作失误没有设置对照(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解析: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可筛选目的菌。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供氧。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的接种方法常用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操作失误

10、均可能导致计数误差。倒掉培养基之前应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答案:(1)目的菌选择(2)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3)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4)(5)灭菌12.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 g,置于经过法灭菌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28 振荡培养。(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 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作为空白对照。(3)筛选与纯化

11、: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则说明此种菌能够。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解析: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稀释。接种到以淀粉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才能生长,可用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对照。微生物利用淀粉后,以微生物为中心的周围无淀粉,加入碘液不变蓝,出现透明圈。进一步纯化一般用平板划线法。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2)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淀粉倒置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3)出现透明圈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

12、生水解(平板)划线13.(2014课标全国高考理综)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3)

1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解析: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平板是否合格,应对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0.11001 000=3.8107(个)。对接种环应进行灼烧灭菌。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A表示的是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得到的结果。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4)溶解氧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