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562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文学艺术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于客观世界、心灵世界、理想世界的一种表达维度。就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记录”而言,电影小时代无比真切地表达了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之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虎视眈眈和一往无前的力量。今天,我们都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一旦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成为一个社会较大人群尤其是已经摆脱贫困的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一个社会先知先觉阶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势必“喜言通俗,恶称大雅

2、”。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今天,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言必称西”,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以大化小,是对个性和个体人发展的剥夺和压迫。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常识:强调发展个性、发挥个体人的天赋特长的西方社会,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对于他者即社会大群体的尊重和奉献,通过宗教的层面上升到价值领域并获得共识、付诸实践。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之中,工具性的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立功,立言,立人,哪一桩

3、是把个体的价值捆绑在物质的战车上?青春可掠单纯之美,但幼稚是她隐形的伤疤。幼稚之人或有美感,文艺的幼稚和浅薄阶段则是必须超越的。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作家和艺术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类别,是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者,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文艺创作实践是个体性行为,文艺创作的功能却具有公共性,文艺创作无视大的人群,无视创作底色的世界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是对作家、

4、艺术家自身职责的放弃,也是对时代、历史的伤害和不公道。矫枉过正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走过贫穷和物质短缺的年代,进入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于贫穷的恐慌更加强烈,物质占有的欲望更加迫切。“凌空高蹈”之不言已久矣。普通人或可目光和目标向下倾,作家和艺术家不能不为时代唱大风。作为先知先觉的人群,作家和艺术家要有勇气、有才华,更要有情怀、有格调。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请出列,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者也请走开。(选自2013年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第段中“小了时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今天,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虎视眈眈并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力量,我们已不必

5、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成为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变得“喜言通俗,恶称大雅”。C.发展个性、发挥个体人的天赋特长,把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对于社会大群体的尊重和奉献,通过宗教的层面上升到价值领域并获得共识,付诸实践。D.把个体的“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大”之中,工具性的物质服务于本原性的思想和精神。即无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也无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者。解析:A项中“我们已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小了时代”的特征;C项是西方社会的共识和做法,不在题干的讨论范围内;D项表现的是“大时代”的境界。答案:B2.下

6、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提出观点,因为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记录,所以电影小时代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面目。B.第段在第段的基础上论述文艺作品的探索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弊端,然后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识误区的角度探究其原因,最后表明自己的看法。C.第段开头照应第段,指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强调了知识分子应具有的重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D.第段紧承第段,从历史和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当代社会物质化的原因,强烈呼吁作家和艺术家们要有情怀,要有格调,为时代唱大风,力矫颓俗。解析:A项,强加因果。答案:A3.下列

7、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进行探索,这成为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知识分子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B.中国文化传统以大化小,对个性和个体人发展进行剥夺和压迫,所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言必称西”。C.文艺的幼稚和浅薄就在于让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这个阶段是必须超越的。D.作为先知先觉的人群,作家和艺术家要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建设和传播,普通人目光向下倾并不为过。解析:A项,“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没有成为“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知识分子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B项,把主观看法当成客观原因;C项,“就在于”说法绝对。答案:D二、古代诗

8、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

9、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

10、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节选自汉书史丹传)注:骖乘:陪乘。留好:留意,爱好。器人:选择人才。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窃戒属毋涕泣窃:私下B.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生意:生出怀疑之心C.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审:反复推究D.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愍:哀怜

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审:确实。答案:C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史丹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A. B.C.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说明皇帝对史丹信任;是说史丹的品行;是说史丹年事已高,告老还乡。答案:C6.下列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元帝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其信任,担任驸马

12、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B.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C.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面。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打消了皇帝重立太子之念头,使太子终于成为继承人。D.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但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陪伴在车右不是元帝做太子时,这是时间错位设误的题型。答案:A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乃器人于

13、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5分)(2)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的能力。第(1)句关键词语有“若乃”“相”,还要注意“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的句式特点;第(2)句关键词语有“切至”“却”“妾闻”等。参考答案:(1)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辅助国家了。(2)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史丹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参考译文:史丹字君

14、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因为父亲史高,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皇帝左右十多年。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皇太子是这样的。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

15、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辅助国家了。”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停止。太子来到驾前后,并不哀伤。皇上极不满意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做百姓父母的呢?”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脱帽谢罪说:“我其实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竟宁元年,皇上的病势日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蒲席上,哭泣着说:“皇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里归附他自托为臣子的。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我愿意先受赐而死来给众位大臣看!”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史丹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