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533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价格变动的影响基 础 演 练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W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变动情况(D1表示变化前,D2表示变化后)。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与图示信息相吻合的是(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出现了质量事故消费者对该商品有价格下降预期该商品的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产量该商品的互补品有优惠促销活动ABCD解析错误,图示中,W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增加,故当消费者对该商品有价格下降预期时,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错误,该商品的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会增加供给,与需求无关。故与图示信息吻合。故选C。2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下列能导致均衡

2、点发生如图变化的是(C)受国家补贴政策与市场影响,近年来我国活羊养殖数量大幅增加,市场需求低迷为维护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推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煤炭生产产量仍处在高位新能源汽车实行购置税减免,居民增加对其购买量ABCD解析图中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说明供给数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说明需求量减少;均衡点下降,说明商品价格下降。错误,目标价格制度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推动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即粮食供给量会增加,但此项措施不会对粮食需求量造成影响,与图中需求曲线

3、变动情况不符;错误,新能源汽车实行购置税减免,居民增加对其购买量,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但是该举措不会直接影响新能源产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与图中反映的信息不符。3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的经济原理相符的是( C )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房地产S向S2位移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ABCD解析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导致商品房供给量减少,在需求

4、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房地产由S向S1位移,与题意相符。若E向E2位移,说明供给增加,物价下降,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生产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故与题意相符。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教育供给增加,社会办学整体价格下降,由E点转向E2点,故判断错误。农民工有效需求增加,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在图中应表示为S线加向右上箭头;S向S2位移表示房价不变而供给量增加,错误。故选C。4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傅园慧凭借赛后采访时真实率性的回答和夸张的表情动作意外走红,其使用的游泳品牌价格一路飙升依然热销。若用S、D分别表示变化前供给和需求,S1、D1分别表示变化后的

5、供给与需求,下列选项正确反映此传导过程的是(A)ABCD解析由于傅园慧表情走红使得其使用的游泳品牌消费量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即D向右平移到D1,所以首先是图,需求增加后,引起该品牌价格上涨,使得生产增加,供给增加,此时是因为价格上涨导致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沿着价格上涨而向上移动,即由S向上移动到S1,图正确,综上正确的传导过程是,A正确,BCD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5生产某产品的M企业每月使用的原材料为100吨,现有甲乙两种原材料可以选择。甲原材料每吨价格为1200元,乙原材料价格便宜10%,但需要另外支出60万元加配一台辅助性设备(使用期10年)。在销售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其他因素

6、不变的情况下,M企业最终选择了乙原材料,这一选择的理由主要是(B)A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产品数量会有所增加B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生产总成本有所降低C甲乙是互补品,乙原材料的消耗成本比甲原材料低 D甲乙是替代品,乙原材料的消耗量比甲原材料低解析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产品数量不会增加,A说法错误;乙原材料价格便宜10%,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生产总成本有所降低,B正确且适合题意;甲乙是替代品,C说法错误;乙原材料的消耗量比甲原材料低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故选B。二、非选择题6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紧缺、环境压力加大等矛盾逐步凸显,各种因素导致发电成本不断提高。为响应中央促进节约用电,节

7、能减排的号召,M省于2017年3月起开始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电费按月计量按月结算,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逐级递增,意味着用电量越大所交电费越多。实施阶梯电价以来,居民节约用电意识明显增强。今年H省将会继续推进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改革,即将实行居民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低谷时段用电价更低,以鼓励居民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说明M省推行阶梯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措施的原因。答案价值决定价格。实行阶梯电价,是适度提高电价的措施之一。能源供应紧缺、环境压力加大,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发电成本提高,

8、导致电力价值提高,电价升高。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用电高峰时段,电力需求量大,电力价格上升,用电低谷时段,电力需求量小,电价下降。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电力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用电量,反之会增加用电量。推行阶梯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措施,有利于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科学用电。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电成本提高导致电力价值提高,电价升高,这是价值决定价格的表现;用电高峰时段,电力需求量大导致电力价格上升,这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表现;实施阶梯电价以来,居民节约用电意识明显增强,说明了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电力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用电量,反之会增加用电量。创 新

9、拓 展一、选择题1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应科学制定政策,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倒逼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这一机制的合理传导路径是(C)A价值决定价格供需失衡价格下跌政府调控缩减产能B市场决定价格成本上升效益降低获利减少企业转产C市场供过于求产品积压开工不足战略调整转产或退出D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弱化企业亏损政府调控转产或退出解析根据题意,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致使产品积压,开工不足,这就需要战略调整或转产或退出,故选C。A、B、D三项都不是“僵尸企业”退出机制的合理传导路径。2“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1种: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10、只能卖3元/个。第2种: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第3种: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288元/个卖得可能更火。第4种:卖产品的纪念价值,卖2 000元/个都不贵。这充分证明(B)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策划对产品价值创新意义重大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十分必要价格变动对供需均会产生影响ABCD解析错误,价值决定价格;为材料本意,要选;材料表述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并非价格变化的影响,不选。3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下列三幅图(横坐标是需求量,纵坐标是收入)反映的是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劣等品的恩格尔曲线,下面对应正确的是(A)A甲生活必需品,乙

11、高档耐用品,丙劣等品B丙生活必需品,乙高档耐用品,甲劣等品C甲生活必需品,丙高档耐用品,乙劣等品D丙生活必需品,甲高档耐用品,乙劣等品解析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与收入都呈正向变化,但是,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增加是有限的(缺乏弹性),而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富有弹性)。故甲是生活必需品曲线图,乙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故丙是劣等品曲线图。4“微话”作为智能手机的一种通话方式,使用流量计费,在有无线WIFI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好友间的免费通话。“微话”的出现对传统通话方式会产生重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传统通话方式的市场均衡

12、点由E移到E(P为价格,Q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最有可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B)ABCD解析免费通话方式“微话”的出现,会对传统通话方式产生重大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通话方式的需求量减少,若其他条件不变,会导致传统通话方式的均衡价格相应地下降,正确,排除,答案为B。5如图反映的是A企业生产的某电子产品市场售价(Y)随着时间(X)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品价值量下降该商品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需求旺盛该商品的替代品大量上市,市场竞争激烈该企业调整经营战略,降价促销回笼资金ABCD解析单位商品

13、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说法错误;该商品需求旺盛,会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错误;该商品替代品大量上市,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该商品价格下降,适合题意;降价促销,说明价格下降,符合题意。故该题答案选D。62017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B)ABCD解析土豆产量大增,因此供给量增加;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即需求变化不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说明土豆价格下降,故符合题意。体现了价格

14、升高,故排除。体现了需求减少,供给变化不大,与题意不符。72017年3月6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势必导致(B)手机消费费用降低,节省居民生活成本减少消费费用,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手机消费需求增加,促进手机产业发展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恶意竞争A B C D 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的是价格变动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手机消费费用降低,节省居民生活成本,符合题意;通讯服务和通讯设备服务费用的降低,势必导致服务消费的增多,进而导致对设备需求的增加,符合题意;说法绝对;不是取消手机相关费用导致的结果。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8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价格的变化,旨在准确反映家庭支出的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猪肉在中国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正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Pig Index)。进入2016年,猪肉价格依然呈不断上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