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749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仞( ) 冀州( ) 惩山北之塞( ) 魁父( )诸( ) 荷担者( ) 箕畚( ) 始龀(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三、阅读相关语段,小组同学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自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对“甚矣,汝之不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你太不实惠了。 B你太不聪明了。 C你聪明

2、得太过分了。 D你实惠得太过分了。2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B愚公坚信移山能成功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増。C愚公的观点,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人定胜天“的思想。D这一段表明了智叟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而山不加増”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河区智叟笑而止之曰 B何苦而不平C人不知而不愠 D黑质而白章5.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3、 (2)其如土石何? 译文: 6.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坚信能移山的根据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我的理解: 。7愚公移山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我的理解: 。四、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以此为话题展开辩论。正方:愚公移山好。反方:愚公搬家好。参考答案一、(略)二、反同返 返回 往返; 惠同慧 聪明 ; 亡同无 没有; 厝同措 放置; 陇同垄 垄断,隔绝 三、1B 2D 3C 4C 5(1)你太不聪明了。 (2)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 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而山不加增 7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