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655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 时事专题篇(五)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材料一每年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该决定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2015年,我国的立法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工作已启动,这次修改土地承包法的主要目的是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文化立法加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法,今年有望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电影产业促进法、图书馆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电子商务法草案将于今年底完成起草工作,明年

2、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材料三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一中院依法对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刑7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刑4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材料四针对近期少数网民围绕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国家重要活动,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大肆编造传播谣言的情况,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8月30日,依法查处编造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197人。散布传播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虚假信息、年仅24岁的

3、北京女网民丁某称,自己原以为网络上想干嘛就干嘛,根本没想过网上发言也要负法律责任,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希望广大网民引以为戒。材料五据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2015年4月19日消息,秦皇岛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福珍接受组织调查;张北县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夏季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另据廊坊纪检监察网消息,自4月13日至4月17日,廊坊市11人因违规问题被查处。材料六近年来,我们确实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挖出了一些腐败分子。“网络反腐”产生了一定效应,不少人想要效仿。试图通过收集一些证据在网上进行举报,抢占舆论高地,意图利用网络舆论达到反腐目的,甚至私人目的。这其实利用了一些民众的“仇官”、“仇富

4、”情绪以及“猎奇”的心态。而以违法甚至犯罪的手段来反腐,势必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安全感。因此,对违法“反腐”,我们应该说“不”。知识专题(二)法律教育1结合材料1回答,我国确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有哪些?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链接:第3章(崇尚宪法,依法治国)重难点突破7、8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宪法意识,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等。(2)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必答);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国首先是

5、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结合材料3、5、6分析我国依法对、刘福珍等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表明了什么?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法律知识?链接:第1章(学法知法,依法自护)重难点突破1、2,第3章(崇尚宪法,依法治国)重难点突破4答案:(1)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享有法律规定以外的特权。(2)体现: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制裁这些行为保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

6、生活的有序与和谐;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3中学生可以从材料4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链接:第2章(行使权利,依法维权)重难点突破1、2,第3章(崇尚宪法,依法治国)重难点突破8答案:(1)应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2)学会慎独,注意修养,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法律,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3)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4)不捏造、不传播谣言;当发现有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时要及时举报。4结合材料1、2分析,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宪法的作用是什么?链接:第三章(崇尚宪法,依法治

7、国)重难点突破7答案:(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5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建设“法治中国”有何重要意义?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链接:第3章(崇尚宪法,依法治国)重难点突破2、5答案:(1)建设“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有利于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8、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保护人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2)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自觉用法、护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单项选择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据此回答12题。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这说明全国人大具有()A修改宪法权 B

9、任免权C监督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2国家通过这种形式确立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宪法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 BC D3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一中院依法对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对此案例的说法正确的是()法律只对身居高官要职的人作出严惩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严惩腐败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A BC D4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就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10、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A BC D5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是()小东向媒体反映某网吧有未成年人学生出入小明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某化工企业偷排污水小阳在小区橱窗内张贴“广场舞”扰民的大字报小亮向人大代表反映校门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A BC D6据一位办案民警介绍,除了“维权”律师、推手、“访民”,“维权圈”里还有其他角色专人负责拍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到微信里;专人进行整

11、理,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从而给当地政府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这一事件认识错误的是()A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B网络是虚拟的,公民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言论C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7对漫画反腐能手的认识正确的是()A网络反腐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网络反腐是惩治腐败的唯一途径C网络反腐是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之一D网络反腐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二、非选择题8材料一:目前,全国人大制定的关于文化方面的法律仅有4件,即文物保护法、档案法、著作权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立法在我国是一个短板,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法,今年有望提交人大常委会审

12、议,电影产业促进法、图书馆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电子商务法草案将于今年年底完成起草工作,明年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材料二:近年来,群众网络举报成绩斐然,刘铁男、衣俊卿、雷政富、单增德、李亚力等震动政坛的一系列腐败大案,无一不是由网络举报启动的。但是,原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纪委书记郑绍鑫,私自将具有窃听功能的GPS定位设备,装到了某区区委书记的车上,对其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情况进行尾随拍照,并上网举报。公众认为,连区委书记的隐私都不能保障,更别说我们了。现郑绍鑫因涉嫌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1)加速文化立法说明了什么?(2)郑绍鑫因涉嫌非法使用窃听器材罪和受

13、贿罪被提起公诉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和教训?时事专题(五)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1D2.C3.B4.C5.B6.B7.C8.(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示:链接法律教育第三章重难点突破1)(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制裁这些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制裁。(提示:链接法律教育第一章重难点突破1、2;第三章重难点突破1)(3)应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学会慎独,提高修养,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法律,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不捏造、不传播谣言,当发现有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时要及时举报。(提示:链接法律教育第二章重难点突破1、2,第三章重难点突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