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82712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理性选择理论,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三、科尔曼的方法论倾向 四、理性选择理论的影响及评价,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in sociology)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学派,目前这一学派在西方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经验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理性选择理论借鉴和扩展了经济学中“理性选择理论”,它不仅用于人们的经济行为,而且还试图解释更广泛的社会行动。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J.科尔曼和社会经济学家G.贝克尔。科尔曼1990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基础为这一学派的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2、1、理论渊源 (1)二战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融合 (2)近代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3)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概念的引入 (4)社会交换理论的贡献,2、理性人假设 基本假设: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会产生不同的效 益,行动者的原则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从而对 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行为是理性选择理论的重要概念,但理性选择理论并不是 一种解释行为的理论,而是一种解释和说明社会与经济系 统之功能发挥的理论。行动者与系统是该理论结构的两个 主要层面。,3、理性选择理论的特点 理论解释的是社会系统(大或小)的行为,而不是个体 的行为。要求依据系统中行动者的行为来解释社会系统 行为。

3、这意味着:a.要有社会系统行为层次和个体行动 者行为层次之间转换的理论,即要解决通常称为微观与 宏观的连接问题。b.要有关于个体行动的动机的心理学 理论或模型。,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1926-95, American sociologist, b. Bedford, Ind. A graduate of Columbia (Ph.D., 1955), where he was influenced by Paul Lazarsfeld , Coleman achieved recognition with two studies on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

4、uction to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964) and Mathema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1973). After terms at Stanford Univ. and the Univ. of Chicago, Coleman taught at Johns Hopkins Univ. (1959-73). While there he chaired the commission that published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1966), which is know

5、n as the Coleman report. In 1973 he returned to Chicago, where he taught sociology and was a director of its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His other major works include Youth: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1973), High School Achievement (1982),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1986).He

6、 died in 1995.,社会理论的基础 1990 The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964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1974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1990,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发表以后在美国社会学界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评论界称之为“继帕森斯的社会 行动的结构(1937)发表以来又一部重要的社会学理 论著作。贝尔认为“这本书是当前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 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为社会学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确 立了新的研究方向。默顿指出“科尔曼在分析批判传统 社会理

7、论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社会行动理论,他对法 人行动者的分析是具有深度的影响的新思维。”,1、理性选择行动发生的条件 V= BP-PC V:预期行动的纯价值 B:预期效益 C:预期代价 P:行动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P:行动获得失败的可能性 v0,行动发生;v0,行动不发生,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及更广阔的社会 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它具有网络性、增殖性和不 可让渡性等特征,社会资本是非正式组织的一个方面,这 种非正式组织为一个或者更多的行动者构成一个可生产性 的资源。个人通过这方面的理性投资,获得网络中的嵌入 性资源。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新古典经 济学

8、区别开来 。,3、博弈与系统均衡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的 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称对策论。社会 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独特的非合作博弈,是 一个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也就是说,在 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 积极选择其他战略,同时也没人去积极地打破这 种均衡。换言之,均衡是缺乏改变激励的结果。,三、科尔曼的方法论倾向,1、科尔曼创建理性选择理论在方法论上主要针 对主流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和结构功能主义; 2、整体方法论是侧重对不同系统的同一行为进 行样本分析或是对一个系统在特定时期内的不同 行为进行分析,由于忽视系统的内部层次,特别 是忽视个人行动层

9、次而缺乏解释力。科尔曼所主 张的个体方法论是用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的行为 来揭示系统的行动,他称之为“系统行为的内部 分析”;,3、结构功能理论是在系统行动的层次上应用社会目的论 或功能论进行解释,这容易导致循环论证和宿命论。而 理性选择理论则是建立在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这一基础 上,但它对于系统行动的解释并非仅仅以个人目的为原 因,因而避开目的论或功能论的循环论证。另一方面以 一个人理性行动为基础的多层次解释是既考虑到个人行 动的原因是要满足个人的利益,又考虑到个人在人际交 往、在群体、制度中的行动时受到后者的制约的,并在 种种制约下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这就避开了宿命论和 唯意志论的两个极端。,四、理性选择理论的影响及评价,1、提供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社会行动理论; 2、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其他学科的成果,为建立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学理论打下基础; 3、开创法人行动研究的新方向。 同时也应看到: 1、经济学色彩太浓,且忽视许多重要的非经济因素; 2、关于人的理性选择的假设是不现实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