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9117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必修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必 修 二,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基 础 攻 关,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 2奴隶社会:_制,是一种以_为名的_土地所有制。 3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_私有土地、_私有土地和_私有土地。,井田,国有,贵族,君主,地主,自耕农,二、土地兼并 1原因 (1)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2)具体原因 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2危害:严重影响了国

2、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3措施:“_”“_”,保护自耕农经济。,均田,限田,三、土地私有制下的租佃关系 1含义:地主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_关系。 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 (1)产生:早在_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出现,汉代已比较普遍。 (2)发展: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_形式的重要的经营方式。出租时多订立契约,地租以_为主,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3)进一步发展:_时期,这与_增长、人均占有土地少有关,土地出租更加有利可图。,地租,租佃,战国,自耕农,实物,明清,人口,3评价:佃农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佃农对地主

3、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_;佃农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权,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减弱,易混辨析 均田制 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它是指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配给农民,也分配给官僚地主,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这是封建社会不可改变的规律,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必然被破坏。,图解识记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经营方式,考 点 突 破,史料探究 史料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 问题:材料揭示了土地兼并对封建政权有何危害

4、? 提示:材料表明土地兼并致使小农大量破产、流离,这不仅使封建政府丧失了赋税、徭役的来源,也容易导致社会的动荡。,土地兼并,主题 1,拓展深化 土地兼并的根源和危害 (1)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危害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由于封建地租较重,导致工商业者“

5、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点训练 1(2017武汉)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 )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由北宋的“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

6、式四份”到南宋的“改为一式两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直接能够体现出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A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自耕农数量多少的问题,排除B项;C项“完全放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宋代土地制度史实,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庄园经济,排除D项。,A,解析 依据材料“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可知在房产买卖时必须首先征得亲族的意见,只有亲族放弃购买权之后才能再卖给四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不抑兼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可知在房屋买卖时得按照先考虑亲族是否购买,再考虑四邻最后他人的顺序,不是自由买卖,故C项错误;房屋买卖有先后顺序,由此可见朝廷对民间买卖是严加管理的,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