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9082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翻译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4 文言翻译,1.揣摩得分点意识。翻译的第一步是阅读揣摩,其中准确揣摩得分点是重要的一环,它能确保有效得分。2.整体把握意识。翻译过程中,除了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之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是一个基本应考策略。“词不离句”,就是注意句子内部语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既要学会补出省略成分,保证翻译的完整性;又要学会运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保证句意的连贯性。“句不离段”,就是一定要把要翻译的句子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去翻译,切不可就句译句。合理推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准确把,握全句大意,离不开上下文语境,离不开对上下文句意的准确理解。3.积累迁移意识。文言文命题回归

2、课本,一直以来是命题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对课内知识点,尤其是经典篇目中重要知识点的迁移性考查,在翻译中往往表现得最为鲜明。因此,在翻译时要经常想一想,这个知识点在哪一课中学过?在哪篇文章的哪个句子中碰到过?有了这样举一反三的积累迁移意识,做题自然能如鱼得水。,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23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得分点。若想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首先要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等给予准确判定,继而才能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五类实词要译准,一、准确译出多义词 要准确译好多义词,就要利用上下文的具体

3、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 【典例1】 (2016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

4、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多义词:陈_ 权幸_ 嫉_ 译文:_ _,(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多义词:忠谠_ 如_ 报_ 译文:_ _ 答案 (1)多义词:陈述、陈奏 受宠的权贵 痛恨 译文:(傅珪)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2)多义词:忠实、正直 按照 回复 译文: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是清苑人。八年五月,又上

5、奏四月灾,于是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有六十九事。现在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雷鸣,天降冰雹,星宿陨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次,加之水旱灾害不断,灾祸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正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坚守正义遭到反对,于是阉党就假托帝王诏命让二人辞官。长安和洛阳的谏官上奏恳求皇帝留用他,皇帝不听。傅珪回,家三年,御史卢雍称傅珪在位时具有“古大臣”的风范,家里没有储蓄,每天为吃饭发愁,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而正逢傅珪去世

6、,享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追录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二、准确译出活用词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 1.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 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造册登记”。这就符合了“句中

7、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 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此水东流”,其中“东”字是方位名词,位于谓语“流”之前,做“流”的状语,所以译为“向东”。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 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是“军队”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2.词性、词义翻译到位 何谓翻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

8、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典例2】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

9、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选自(明)张岱琅嬛福地记,活用词:见_ 译文:_ _ 答案 活用词:见识 译文:(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参考译文】 秦王嬴政焚烧了史书,咸阳的火烧得正旺。(可是)这里(却)有完整的史书,并没有遗漏一个字。向上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在繇前看伏羲,不过像他小时候。海外有那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个黑痣。(我)读书三十车,也只是(读了)千万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

10、”)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石彭与凫毛相比,见识就跟小孩一样。(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迷失了道路不能达到。回头看绝壁,疯长的只有薜荔。懊悔自己一出石门,就可望而不可即了。在此等上十多年,这里或许会开门(再)给我看。,三、准确翻译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考查点,考试中将其设为考查点的频率相当高。 1.两大类型 它有两大类型: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2.三大方法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去辨识,然后进行准确翻译。 (1)

11、联想迁移法 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今异义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文段中词语意义的方法。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知道了“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中“交通”的意思。再由“路”“枝”的交错,联想到“人”的“交错”,即为“交往”。,(2)博闻强识法 对于古今异义词,是需要有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才能识别的。比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我们现在说的“江”“河”,其范围就扩大化了。再如“牺牲”这个词,古代指供祭祀用的牲畜。而我们现在多是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与文化有关的词语,仅靠上下文不一定能知道其意思,所以丰富

12、自己的见识才是根本。 (3)文句推敲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语含义。,【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古今异义词:妻子_ 译文:_ 答案 古今异义词:妻子和儿女 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四、准确译出偏义复词 1.两大类型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两个语素意

13、义相近或相关。 2.三大方法 辨析偏义复词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切入: (1)格外关注同义、反义连用词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取哪个语素的意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正确解释。,(2)联系其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解释成“勤劳地工作”是讲得通的,解释成“勤劳地工作、休息”就讲不通了,由此可知“息”在此处只做陪衬而无实义。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 (3)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为“不管是皇宫中的人员,还是朝廷中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奖惩功过、好坏时,不应该有所不同”,可见句中的“异同

14、”为“不同”的意思,那么“异同”一词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做陪衬了。,【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窦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偏义复词:恩雠_ 生死_ 译文:_ _ 答案 偏义复词:复仇 死亡 译文: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亡的危险。,五、准识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种重要能力。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本义,关键在识别。 1.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 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 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典例5】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立(指传主赵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