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486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中语文《第5课 离骚》(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骚图(范曾绘),屈原生平:,出身贵族,学识渊博,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辗转沅湘,自沉罗江,(3)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请概括下列句子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品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 民生各有所乐兮

2、,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整体感知,赏析离骚的语言特色。,明确:,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探究二,赏析离骚的语言特色。,明确:,探究二,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屈 原 故 里,屈 原 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