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470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今 天,昨 天,明 天,昨 天,中 国 共 产 党,诞生,百团大战,中共一大的召开,指导思想,主动,最大规模,胜利,。,遵义会议,1、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2、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今 天,不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3、联合政府,日本侵略者尚未打败,4、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日本侵略者,1、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2、毛泽东思想,明 天,5、建立新中国,明 天,独立 自由 民主,统一 富强,3、联合政府,4、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1、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2、毛泽东思想,5、建立新中国,中共七大内容:,1.选举

2、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 自由 民主 统一 富强的新中国。,3、联合政府,4、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1、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2、毛泽东思想,5、建立新中国,1、中共七大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大会,2、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关键时刻),(路线-方向),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1.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打败日本侵略者

3、,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 自由 民主 统一 富强的新中国。,日本无条件投降:,1.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3.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8-15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思考探究(三) 台湾光复,1、近代台湾是什么时候被日本 占领的?依据的哪个条约? 2、

4、古代史上台湾也被哪个国家侵占过?后来是谁收复的? 3、台湾光复说明了什么史实?,(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945年4月),(1945年8月15日),(1945年10月25日),小结:,1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邓小平特色理论 21945年8月,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兵进攻中国东北日军的是 ( ) A英国 B 苏联 C 美国 D朝鲜 3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时,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东北三省

5、4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6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军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7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中共“七大”召开后,陈毅元帅非常兴奋,写诗赞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你认为“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原因是( ) 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中共“七大”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此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这里是抗战的总后方 A B C D,谢谢同学们!,作业: 1、完成本课一页练。 2、完成本课历史填充图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