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376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内容索引,考点一 非特异性防卫和免疫接种,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探高考 练模拟,考点一 非特异性防卫和免疫接种,答案,1.非特异性防卫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 和 。 (2)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 的吞噬作用及 破坏病原体。 2.特异性反应的基础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是 ,包括 (主要由_ 参战)和 免疫(主要由抗体参战)。,物理屏障,化学防御,白细胞,血浆蛋白,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体液,答案,3.特异性免疫 (1

2、)免疫细胞的分化,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胸腺,淋巴干细胞,(2)抗原与抗体 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既可以是外来异物,也可以是体内 的组织细胞。化学成分为 、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 MHC。 抗体:由 细胞产生的 。 4.免疫接种(加试) (1)概念:是以 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2)免疫方式:有 免疫和 免疫。,答案,特异性免疫应答,衰老、病变,蛋白质,效应B,球蛋白,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主动,被动,(3)疫苗种类: 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_ 。

3、(4)预防接种时常采取两次或多次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的 细胞和_ 细胞来增强效果,使免疫持续时间延长甚至终生保持免疫力。 5.免疫接种的应用(加试) (1)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 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_ ,增强了人的免疫力。 (2)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激素、白细胞介素2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灭活,减毒,的微生物,效应,记,忆,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疫苗,1.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 ) 提示 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淋巴细胞和B

4、淋巴细胞 ( )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场所均相同 ( ) 提示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 提示 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更重要和强大。,答案,思考诊断,提示,5.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 ) 6.所有的抗原均来自体外 ( ) 提示 抗原不一定来自体外,如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能作为抗原。 7.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 ),答

5、案,提示,1.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3.有关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的分析 (1)淋巴细胞的来源和功能,(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题型一 非特异性免疫,解析,1,2,3,4,1.(2015宁波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MHC分子标志 B.效应B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D.记忆B细胞群,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解析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A正确; 效应B细胞不

6、能识别抗原,B错误; 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C正确; 记忆B细胞群,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抗体,D正确。,1,2,3,4,2.人体免疫过程中存在许多细胞识别的现象。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 A.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环境中细菌 B.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内环境中病毒 C.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异体移植细胞,1,2,3,4,解析,解析 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直接识别内环境中细菌,A正确; 内环境中病毒需要巨噬细胞吞噬呈递才能被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B错误; 成熟的

7、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C正确;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异体移植细胞并进行细胞免疫,D正确。,1,2,3,4,题型二 免疫接种的应用(加试),解题技巧,1,2,3,4,1,2,3,4,3.(2015金华十校联考)被狗重度咬伤的受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以利于早期保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被动免疫 B.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记忆B细胞分泌更多的抗体 C.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伤前已经具备相应受体 D.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不同抗原,解析,1,2,3,4,解析 注射人用狂犬病疫

8、苗产生免疫的方式属于主动免疫,A错误; 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B细胞形成较多的记忆B细胞,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B错误; 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膜上在咬伤前已经具备相应受体,因此在狂犬病病毒进入后能够识别,C正确; 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D错误。,1,2,3,4,解析,4.(2015浙江名校联考)某科研机构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辅助性T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2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

9、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返回,1,2,3,4,解析 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答加强,而效应B细胞、抗体、白细胞介素2存在时间短,巨噬细胞无记忆功能,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故C正确,A、B、D三项错误。,返回,1,2,3,4,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特异性免疫 (1)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 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 。 病原体侵入人体

10、内发生感染时, 便会将其吞噬。 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 被降解成肽。 被降解的抗原与巨噬细胞的 结合,形成 。 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 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 结合,促使 ,启动免疫应答。,答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巨噬细胞,抗原分子,MHC蛋白,抗原MHC复合体,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淋巴细胞分裂,(2)细胞免疫的过程,答案,抗原-MHC复合体,辅助性T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3)体液免疫的过程,答案,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效应B细胞,抗原-MHC复合体,巨噬细胞,(4)二次免疫及其特点,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

11、度大大降低。 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2.免疫功能异常 (1)过敏反应 由 引起的强烈的免疫应答,可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 (2)免疫系统功能的减退分为 和_ (如艾滋病)。,答案,先天性免疫缺乏病,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致敏原,(3)艾滋病 名称: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原体: 。 传播媒介:体液。 传播途径:性接触、 传播、 传播。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识别并结合 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答案,HIV,血液,辅助性T淋巴,母婴,1.如果抗原隐藏到靶细胞中,则先通过细

12、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 2.如果人体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则会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功能和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 ) 3.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 ) 提示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记忆细胞发挥作用。,思考诊断,答案,提示,4.多次注射某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或效应B细胞的数量 ( ) 提示 多次注射某种相同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数量。 5.初次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 ),答案,提示,1.淋巴细胞

13、对入侵者的识别,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3.抗原和抗体的易混分析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题型一 非特异性免疫,解析,1,2,3,4,1.(2015金华九校联考)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和第三道 防线 C.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

14、液免疫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 作用清除 D.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5,6,解析 体液免疫也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A项错误;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三道防线,B项错误; 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清除,C项错误;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D项正确。,1,2,3,4,5,6,2.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1,2,3,4,5,6,(1)图中细胞B和细胞C都起源于骨髓中A_,但这

15、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细胞B是在_中发育成熟的。,(2)E和F都是_细胞,发生过程后,分别分裂分化产生D_和G_ _。,解析 由图示分析知:B为T淋巴细胞,C为B淋巴细胞,两者均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形成T淋巴细胞。,解析 图中E和F均为记忆细胞。,胸腺,淋巴干细胞,效应B细胞(或,记忆,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或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浆细胞),1,2,3,4,5,6,解析答案,(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免疫中, 机体活化的细胞D可以识别嵌有_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它。而体液免疫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_。,(4)细胞C的增殖分化不仅需要抗原的刺激,还需要_细胞分泌的白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