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158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8 夏,商,西周的灭亡 课时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达标一、 单项选择题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夏朝D.商朝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5.西周青铜器上记载五名奴隶相当于( )。A.一匹马加一件瓷器B.一匹马加一束丝C.二匹马D.二束丝二、 填空题6.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来源:学科网7.举世闻名的“”文化,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9.、畜牧业、和

2、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文明。10.商周时期的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和买卖,甚至可以做和。能力提升一、 选择题来源:学#科#网1.以下不符合对“青铜文明”的表述的是( )。A手工业中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 B农业、畜牧业发展C商业比较繁荣 D农民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2我国的青铜文明时期是指(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 C夏、商、西周时期 D西周知识空间1.学习本课可以让你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果和北京人的打制石器、半坡原始居民的磨制石器相对照,商朝的青铜器使一大进步。它展示了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高度繁荣,充分说明奴隶社会比远是谁进步,人类社会使不断发展的。 2.教材内容丰

3、富,充分发挥了图片在信息提供和兴趣方面的独特功能,许多图片蕴含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建议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浏览等多种渠道,搜集商周时期的青铜图片。同学们在搜集过程中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合作探究3下图是商朝带枷的奴隶俑,它反映了( )A 奴隶的悲惨生活 B 奴隶不听使唤C奴隶的怠工 D奴隶逃走被抓回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 )A鱼网纹盆 B青铜面具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等7(2006年,山东荷泽)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时是奴隶制社会 B青铜文明指的是青铜器艺术高超C在社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D三朝的灭亡

4、都与暴政有关8(2007年,四川模拟)下列能够反映商朝奴隶制的残酷性的是( )A不断扩大的统治区域 B炮烙之刑C建造鹿台 D多次迁都二探究题来源:学科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杂变为简易。材料二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来源:学科网的精神,通过活动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同时发展。青铜器精品-“四羊方尊”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除了司母戊鼎之外,还有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它于1938年在

5、湖南宁乡出土,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10读图回答问题:(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存在的年代。(2)你能简要的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用处或特点吗?(3)除此之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还有哪些?的方尊。尊是商代的盛酒器。四羊方尊的颈部铸有带花纹的蕉叶,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4条龙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尊的圈足是羊的前腿。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

6、势。来源:学&科&网Z&X&X&K拓展探究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知识链接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乡的土,都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永不分离。中国的成语里有“一言九鼎”的说法。请搜集一些关于“鼎”的成语典故,并说说含义。从古到今,中国人为什么一直重视“鼎”?来源:Zxxk.Com参考答案:基础达标一、 选择题1.B 2.C 3.C 4.C 5.B二、 填空题6.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7.三星堆、成都

7、平原 8.瓷器、商 9.农业、手工业、青铜 10.奴隶、转让、供品、殉葬品能力提升一、 选择题1.D 2.C 3.A 4.C 5.B 6.C 7.B 8.B二、材料分析题(1)青铜器制造分布广,更具艺术性和技术性。(2)酒器减少,炊具和I3常生活用具增多,实用性强。(3)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技艺高超。三、读图分析题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要图示和朝代对应。答案:(1)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商代司母戊鼎;与商周同期的三星堆青铜立人像。(2)左图是一种火炉;中间的是商代国王为祭扫母亲戊所筑的方鼎:右图有古蜀人“纵目”的特点(如同戏曲演员化妆成坚眉坚目的形象)。(3)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4)提示:可通过网站、图书馆等不同方式来了解。拓展探究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能力。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答案:在夏、商、西周时期,随着青铜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很多是青铜器制造的。青铜器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把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知识链接成语典故如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等(能说出两至三个即可)。鼎,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代表(语言精练,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