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999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9《 积极的生活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态》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 (8)(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生学习案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分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三课时时间课题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一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课型 学习目标1、 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干。2、了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习重点难点怎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过程本课知识点:1、 学会生活自理的意义2、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会自理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3、 中学生个人生活自理要求有哪些?(了解)4、 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5、 生活技能的内容包括哪些?6、 中学生培养自理能力时,如何寻找独立锻炼机会?7、 作为未成年人应怎样正确对待独立能力?学

2、习过程:一、欣赏歌曲,说事理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儿歌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二、话题讨论材料一:以身心发育为标准,国际社会把戏18周岁作为分水岭,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这意味着他(她)从此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也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材料二: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在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其自立精神,如在孩子十六岁时,就把他/她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做佣人,上午做家务,下午学习。在日本,家长常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不论多么小的小孩,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包。要问为什么,

3、父母就说:“这是他们要用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1、这告诉我们什么呢?2、学会生活自理的意义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三、寓言故事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

4、牛妈妈说: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陶行知的自立歌中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那么,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呢?3、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四、青春舞台 展现自己活动一、整理课桌比一比:全班同学在一分钟之内整理课桌,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活动二、介绍如何做蛋炒饭说一说:介绍蛋炒饭的制作过程活动三、小品表演家里来了客人演一演:星期天,父母不在家,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做作业。这时,门铃响了,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张叔叔1、 在这些活动中的技能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必要的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内容包括哪些?2、 中学生培养自理能力时,如何寻找独立锻炼机会?3、 作为

5、未成年人应怎样正确对待独立能力?五、本节课收获温馨提示:(教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后记:初 二政治教案(苏教版上册)第一课 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省自己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不口消极影响。 2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能够区分坏习惯和好习惯。 2知道在中学阶段必须养成哪些好习惯。 3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习惯对人的影响活动一:猜谜游戏设计意图:以同学们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感受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活动过程:1教师课件展示谜语内容:我是你的终身伴侣

6、,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可以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唉,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谜底是否惟一)2学生猜谜 (“我”就是习惯)3教师总结导入: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可能会不知不觉使我们品尝失败。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什么是习惯以及习惯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活动二:做游戏,感受习惯设计意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7、,增加感性认识,产生强烈的共鸣。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游戏内容:让孩子双手十指交叉一握,有的人右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有的人左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感觉一下,觉得非常舒服,这就是习惯。反过来,重新做十指交叉的游戏,原来右手大拇指在上的变成左手大拇指在上,结果怎样?孩子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好像手的上面多出来一个手指,下面又好像少了一个手指。这就是不习惯。2同学思考:什么叫习惯?3教师总结:这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叫做习惯,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也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脸、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

8、几百种习惯。我们每天不自觉表现出来的种种习惯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明的一天,看一看小明身上表现出哪些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对他的影响。活动三:找习惯小竞赛设计意图: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小品、竞赛等形式来安排教学,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找习惯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叫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习惯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让同学们先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老师再加以提高,从而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培养好习惯,自觉克服不良习惯。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看小品,找习惯,看谁找得多。2小品内容:小明的一天与以往一样,6:30分,小明准时醒来,边洗脸刷牙边听英语磁带,听

9、完听力后就直接上学去了。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主动捡起校园里谁不小心掉下的纸屑。小组长来收作业时,小明打开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包,很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要交的作业本交给小组长,自己安静地开始早读。上课时,小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间小明也分秒必争,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练习。 中午吃饭时,小明在食堂打饭时只选荤菜不吃素菜。吃完饭,小明又回到座位开始做作业。下午上课时认真听课,课间继续看书做。在班会课上,小明由于在学校出色的表现被同学们评选为“文明之星”。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与以往一样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

10、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吃晚饭时,小明只挑自己喜爱的荤菜,很少吃素菜。妈妈不停地夹素菜给他,小明很不乐意地吃了下去。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3小组讨论:以好习惯与坏习惯为标准,请同学们对以上习惯进行分类,并列举分类理由。4同学归纳:习惯对人有何影响?5教师根据学生对习惯的影响的分析进行归类和补充,帮助同学理解教材中习惯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不吃早餐、不合理饮食等)。(2)影响思维发展(不科学的用脑、不科学的饮食、思维习惯)。(3)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11、(4)其他。活动四:了解我们自己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自评互评,唤醒自我认识与评价,更好地认识习惯,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活动步骤:1以前后桌为小组,填写表格第一栏,看看同学们身上有哪些习惯,2对照第一栏内容,找出自己有的一些好习惯和一些坏习惯3找出自己近期要培养的好习惯或要克服的坏习惯并制订计划同学们的习惯我有哪些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好习惯坏习惯课后作业:以四人为一小组,任选一项展开调查,简单地写出调查报告。调查1:本班同学近视情况及主要成因调查2:本班同学早餐情况及其影响教学设计2: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一、有计划消费的习惯教师用课件展示表格:我的小账册序号收入来源支出用途12345师:请同学结

12、合此账册,回顾一月来零用钱的使用情况。侧重回忆主要有哪些来源?又是如何支出的?填入相应的表格内。生:(活动)师:挑选出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同学的账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师:同学的账册中,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生:(回答,略)(可以整合一下)师:这些钱又是如何支出的?生:(回答,略)师:请结合自己的账册,思考在自己的开支中,哪些是合理的?又有哪些开支是不合理的?并试着计算出每月不合理的开支,一月如此,一年又是多少呢?生:(回答,略)师:在数据面前,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要合理消费、有计划消费。师:在小账册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

13、位,交流心得体会。生:小组交流、评选代表。师:(总结)平时我们同学身上会有一些钱,怎么对待这些钱?这可是个大学问。因此从小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师:在个别同学的小账册收入来源中,除每月父母定额给的零用钱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即有偿劳动所得。父母用心良苦!希望孩子从小懂得“一分一厘当惜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勤于劳动的习惯 生:上台交流双休日期间完成劳动作业的情况。 劳动作业:(课前活动)附:劳动作业内容时间双休日地点学生自己家里劳动内容家务活作业要求做一顿中餐,买、

14、洗、烧一条龙服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在父母的协助下亲自实践,并记录下时间安排、劳动过程、劳动心得、父母意见。师:总结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绝活”(即在家务劳动中掌握的劳动技能)。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谈谈从小养成劳动习惯有何好处。案例内容:美国哈佛大学一些专家对300名小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比率为1:5,犯罪比率为1:10,平均收入,前者要高于后者20左右。生:讨论并回答。师:(小结)通过劳动,可以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而且在劳动中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作为初中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节约时间的习惯教师挑选出部分学生的劳动记录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师:要求学生结合华罗庚提出的“运筹学”,通过比较,选出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合理的劳动记录表,并说明理由。生:(回答,略)师:选出的都是大家认力安排合理的,是否就已经十全十美了呢?下面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份劳动记录表,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