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902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成长在社会 学案(政治苏教版九年级全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思品复习导学案课程 第一课 姓名 复习学案: 第1单元 亲 近 社 会复习内容: 第1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标解读: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二、网络构建: (1)物质生活变化 1、体验生活变化 (2)文化生活变化(3)政治生活(一)感受社会变化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2、领略现代文明 (3)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及新问题、新挑战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个人离不开社会 1、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

2、结果(二)关心社会发展 (1)具体途径 2、从关心时事做起 (2)重要意义 (3)辨明认识 (1)理解“看客”现象1、克服“看客”现象 (2)亲社会行为及意义 (1)含义和内容(三)学会亲近社会 2、遵守社会公德(2)重要意义 (1)表现3、善于明辨是非 (2)要求 (1)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忠于职守 (2)全面认识并承担责任(四)自觉服务社会 (1)争做自愿者 2、乐于奉献 (2)为人民服务三、基本问题第一课第一框1. 人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途径是什么?(P2.2)2. 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P3.2)3. 我国目前主要面临那些问题?(P5.5)4.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

3、标是什么?(P5.倒1)第一课第二框1. 什么是人类社会?个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P6.倒1)2. 为什么说“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P7.1)3. 社会能不能离开个人?为什么?(P7.中)4. 了解时事的途径有哪些?了解时事有什么好处?(P7. 倒1)5. 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P8)第一课第三框1. 什么是亲近社会?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怎样亲近社会?(P9)2. 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主要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P9)3. 什么是社会公德?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P10)4. 青少年怎样做到明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现象?(P11.

4、中)第一课第四框1. 为什么要履行职责?(即“为什么要服务社会?”)(P12.1)2. 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P12.1)3. 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P12-15)四、经典回眸:一、精挑细选 理解生活1、“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 A、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B、只有“给”才能获得愉快C、我们应该“给”,而不应该“得” D、“给”与“得”是相互矛盾的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依法治国 D、实现共同富裕3、下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5、表述正确的是 ( ) 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A、 B、 C、 D、4、下列措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是 ( )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倡导“四个尊重”的方针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 B、 C、 D、二、体验探究 关注生活链接材料: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对照表 年 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农村居民收入(元) 2476 2622 2936 3255 3587城镇居民收入(元) 7703 8472 9422 1049

6、3 11759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请你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现象?(4分)(2)结合材料,谈谈维护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6分)(3)你了解国家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不少于两个方面,不必展开)(2分)附录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分)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或:存在社会不公平现象)。(2分) (2)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分)能促进良

7、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2分) (3)如: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等(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两方面得2分)四、拓展训练:一、精挑细选 理解生活(16分)1、2007年4月17日中新网载文指出,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别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在80以上。这说明我国 ( )A、资源日益紧张 B、人口迅速增长 C、贫富悬殊扩大 D、环境严重恶化2、实验

8、中学每周二中午广播“校园之声”,让同学们讲讲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评述社会热 点和焦点问题。这项举措有助于同学们 ( )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观察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A、 B、 C、 D、3、“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语),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 ( ) A、人生最大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事,对自身负责 C、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D、提高自身素质,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 ( ) 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自身价值在奉献

9、中得以提升 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得到他人、社会的更多赞誉 A、 B、 C、 D、5、从2007年2月起,北京将每月的11日定为“自觉排队日”,倡导文明乘车风尚。这一规定 ( )A、反映北京人个人修养不高 B、说明个人美德的回归C、促使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努力亲近社会 D、说明人们法制观念增强了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承担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中没能体现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说明 ( ) 人生需要自立,要自强不息人要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人要自立,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人不仅要自立,还要自主、自负A、 B、 C、 D、8、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 ) A、参加植树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