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850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繁盛一时的隋朝》随堂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二、教学思路(一)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1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使学生通过阅读,总结知识要点、搜集图片、史料、

2、填图,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突破重点。2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通过学生总结繁荣的表现,讨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教师搜集数字,通过学生讨论、师生讨论。用具体数字来突破难点。(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目的”通过教师的讲述来突破,“作用”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讨论解决。设置“水运在古代为什么重要?”一题突破难点(2)。(二)教学方法分组学导(三)课前导学1异质小组内学生分工收集、处理有关史料。2前后知识点进行对比,提倡学习提前,形成多支的知识体系。(四)教学渗透点1学生歌唱历史歌谣导入新课。2学生自己动手填图,加深对大运河的了解。3关注社会现实,进行自我教育。三、教学准备(一)教师活动1分组:依据学

3、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2宣布奖励机制。3指导好板书员的板书,既要能培养学生的总结、书写能力,又要确保知识线索的清晰。4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要点的总结、提炼情况;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处理情况(包括制作历史小报、制作课件、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对比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学生情绪、课堂气氛的调控措施,有张有驰、边收边放。5精心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练习题,编好知识要点歌。6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隋朝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四、教学工具实物投影五、具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上课,同学们,我们

4、厦门五中初一(1)班是一个向上、文明、活泼的班集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当着全国各地这么多专家、领导的面,我们53位同学就拿出勇气来,让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一睹我们厦门特区中学生敢于竞争、勇于挑战的风采。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在今天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将选出最佳获胜小组,哪个小组将成为今天的获胜者呢?我们45分钟后见分晓。在正式的比赛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同学们刚刚结束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下册,上册的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讲的是隋唐时期的历史,为了按朝代衔接起历史,老

5、师编了这几句过渡歌谣,马上就要过新年了,请同学们用新年快乐的调子高歌一曲,同学们能不能唱好?同学们齐声高喊“有!”同学们摩拳擦掌。解除学生的紧张感,鼓舞学生的士气。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讲明按朝代衔接历史,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增强历史感。齐声高喊“能!”学生乐器伴奏师生齐声唱:南朝北朝到后期,权仍分裂趋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渐崛起。结束分裂盼统一,杨坚建隋顺民意。南北重新统一后,隋唐两朝现盛世。学生认真听。唱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高昂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表扬鼓励各小组。同学们,正如歌词中所唱:“南朝北朝到后期,权仍分立起统一,结束分裂盼统一,杨坚建隋顺民意。”中国历史在经过了长

6、期的分裂、对峙局面后,终于进入了繁荣开放的隋唐时期。那么为什么说隋朝是繁荣的呢?今天我们就到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中寻找答案。哪个小组的同学做今天的板书设计师呢?(如果无人写,加大分值,鼓励同学上台书写)同学们课下都已积极地预习过了,老师现在问问同学们,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板书设计的学生上台,开始书写板书:(课题)1学生简答:581年,杨坚建立的。2学生评答:杨坚是北周外戚,夺权经过。3学生回答得十分详细:从杨坚的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开始以简单的设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表述的欲望。学生写板书,一是锻炼了学生的书法,二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三是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在开放

7、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驾驭课堂。说明学生预习不充分,知识面窄,教师要加大补充信息量;说明学生充分预习,表扬,加分。学生预习充分,应大力表扬鼓励,但要提醒简述。“分组学导”中,学生材料的开放性较强,教师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表扬评价后,老师再问一下同学们,第一个框题是“南北重归统一”,那么南北是怎样重归统一的?表扬该同学后,老师详讲,我们先从北方的统一说起,请看大屏幕。(教师放北周、北齐对峙的图片)。北朝后期北方存在着两个并立的政权:北齐和北周。在南方与北齐、北周对峙的是南方的陈(放第二张图片)。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北方统一后,和南方的陈对峙

8、的是北周。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隋(放第三张图片),此时和南方陈对峙的是北方的隋(放第四张图片)。589年,隋军南下灭了陈,使南北重归统一。老师再问问同学们,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是隋灭了陈、而不是陈灭了隋呢?学生一定会照书简答:589年,隋军南下,灭了陈,统一了南北方。学生看大屏幕,认真听。学生讨论:1可能会讲陈后主的故事,陈的腐败导致灭亡。2可能会讲隋文帝励精图治的故事,国力强盛,灭了陈。3学生可能会做小报,对比隋、陈情况。4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老师充分引导才能答出来。这一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学生一般一嫌麻烦,二不感兴趣。不会准备得太详细。教师要精心准备。

9、学生一般会答到此程度,表扬。“分组学导”中的“导”简而精。用四张彩图表示了南北对峙和南北统一的情况,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争答故事,教师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提醒简述,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原因,从而表明自己的历史观点。加分,如和前边内容重复,择一展示即可。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南北提供了客观条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南北各政权的使节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另外,自西晋后期,尤其是到了东晋

10、、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其中就包括同学们的家乡福建得到了开发。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当时,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甚至有许多官员也不顾政府禁令参与贸易,获取利益。这一时南北双方的人们,都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希望能尽早结束分裂局面。所以说,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南北提供了客观条件。好了,关于“南北重归统一”这一框题,同学们还有材料要补充吗?教师在学生答隋文帝或隋朝经济的繁荣后,设问: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各是什么?学生认真听、思考。课内资料:1隋朝疆域图,厦门的孩子肯定会注意到台湾。2隋朝经济繁荣的情况。课外资料:1陈后主简介2隋文帝简介

11、学生讨论,答出表现及原因。“分组学导”中,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也需要精讲细讲。不设置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宝库豁然打开,在他们尽情倾倒的过程中,教师穿针引线,串起粒粒珍珠。及时将学生引回课题。提醒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学生材料丰富,教师注意把握时间。提醒学生学会总结、简述。“分组学导”中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师鼓励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请看老师制作的表格,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隋朝经济的繁荣。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再加上当时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隋朝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历史上也把隋文帝的统治称为“开皇之治”。下面,同

12、学们看课本的前言,有一个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给大家讲一讲呢?学生齐读表格,讨论得出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学生看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培养学生由表象到实质,总结、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用数字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可信度。缓解放松学生的情绪。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讲故事的同学后,提问:隋炀帝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吗?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历史又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下面我们就到第二个框题“大运河的开通”中寻找答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大运河的开通”呢?教师顺势问:“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表述,隋炀帝为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也不是完全不对

1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他贪恋江都美景,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耀兵江南、攻打高丽的目的。但他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关于大运河的开通,同学们还有材料要补充吗?教师或借“四渠”或借“邗沟”的情况,导出问题“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为什么能在隋朝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出三条:学生总结出历史知识要点,其中包括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学生肯定答“不对”课内资料:1大运河四渠的情况。2想象图。课外资料:1邗沟的知识点。2广通渠的知识点等。学生讨论答:1隋南北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几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了经济实力。3有

14、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想讲故事的学生会很多,控制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学会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语气引导学生答出“不对”,下面教师讲解时,能更吸引注意力。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便于正确评价和认识隋炀帝。不设置问题,再次打开学生知识的宝库,“分组学导”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分组学导”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始终沿着历史课题的轨道运转。大运河开通后,大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古人曾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意思是说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为什么水运在古代那么重要?

15、学生答:古代无飞机、火车等工具,用车、马、人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水运则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大运河开通的意义。教师出示现在的运河示意图,请同学们和古运河图对比,说出古令运河有何不同?学生看图,小组讨论:1现在的运河不经过洛阳。2现在的运河北段淤塞,不通航。同学们还有材料要补充吗?找准切入点,请同学看图,在图上填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填对的前三名各得2分,其他的得1分,填不完、填不对,不得分。学生小组讨论,填图,教师指导。如有,则表扬,注意时间;如无,则教师补充。如果学生出示现在的运河示意图,则教师不出示。培养学生看图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填图能力,强化了知识的落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本节课我们学完了,老师抽查几个问题,看看同学们基础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教师出示题目抽查。评价、修改板书员的板书后,请板书员小结。鼓励创新,鼓励用各种方式小结。学生回答。板书员小结。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