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703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成武一中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物质波的概念。 3知道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过程与方法 体验近代物理学的奥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客观事物多样性。 2培养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挑战传统势力的思想。,1.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_。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p可以表示为_和p_,它们是描述光的性质的基本关系式,其中_是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3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_相联系,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也像光子跟光波一样,遵从如下关系_和_,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称为_,也叫做物质波。 4

2、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_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的_。,知识点1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比如,干涉、衍射现象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就出现了干涉、衍射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如果用很微弱的光照射,在感光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无规律的光点,体现出了粒子性。但是如果在微弱的光照射时间加大的情况下,感光底片上光点的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证据。,(2)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明

3、显,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明显。 (3)光在传播时容易表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容易表现出明显的粒子性。 (4)光子说不排斥波动性,光子的能量的计算公式中就包含着波动的因素频率。,【例1】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情境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情境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答案】A、B、D 【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

4、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因为波动性表现为粒子分布概率,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仍具有波动性,因为大量粒子的个别行为呈现出波动规律,故正确选项有A、B、D。,*对应训练* 1关于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高的光是粒子,频率低的光是波 B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 C光有时候表现出波动性,有时候表现出粒子性 D光既是宏观概念中的波,也是宏观概念中的粒子,解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粒子(包括光)具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固有属性,在不同情况下,一种属性起主要作用,该属性就表现出来或属性显著。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宏观概

5、念中的波和粒子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C,知识点2粒子的波动性 1924年,德布罗意推想:自然界在许多方面是对称的,“波粒共存的观念可以推广到所有粒子”。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则实物粒子或许也有这种二象性。在这样的推想下,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如果用能量和动量p来表征实物粒子的粒子性,用频率和波长来表征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那么,对光适用的关系式也适用于实物粒子。即:,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做物质波。,知识点3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例2】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

6、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答案】B、D,【解析】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是正确的;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是正确的;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

7、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选B、D。,*对应训练* 2为了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成像(由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2)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是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 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 C要获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 D中子的物

8、质波的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它的动量应很大,即速度应很大,A正确,B错误;由信息“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中子的物质波或X射线的波长与原子尺寸相当,C错误,D正确。 答案:A、D,1.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 (1)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微观粒子,当然也不例外。 (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当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 (3)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波动性特

9、征的物理量,因此h,揭示了光的粒子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4)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综上所述,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间并不是独立的。,2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很难用宏观世界的观念来认识,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建立起光的行为图景,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需要明确的是: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和牛顿微粒说中的“粒子”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同样,麦克斯韦电磁说中的“波”与波粒二象说中的“波”也是不同

10、理论领域中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本质区别在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论与宏观世界的认识论。,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理解 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 现在提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17世纪提出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不同。当时的两种学说是相互对立的,都企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各种“行为”,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的宏观物体形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但对于光子就不同了。,2对于光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却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出发,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光子说并不否认光的电磁说,按光子说,光子的能量Eh,其中表示光的频率,即表示了波的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电子的动量都得到一致的结论。可见,光的确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在光的干涉现象中,若曝光时间不长,在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这些点表示光子的运动跟宏观的质点不同。但曝光时间足够长时,底片上出现了有规律的干涉条纹。可见: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 在干涉条纹中,光强大的地方,光子到达的机会多,或者说光子出现的几率大。光强小的地方,光子到达的几率小。,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光的波动性,少数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光的粒子性,且随着光的频率的增大,波动性越来越不显著,而粒子性却越来越显著。 后来人们观察到电子的衍射图象,从而证明一些物质微粒也像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