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2501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语文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 时,激趣导入,自小我们就读到唐代李绅的悯农作品之锄禾,大家还记得吗?好,大家一起背下来。很好,你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农间耕作的辛劳吗?,文题解说,观刈麦:诗题中的“刈”是割的意思。观刈麦, 就是看割麦子,题目交代了诗的主要内容。这是一 首有名的叙事讽喻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创作背景,赤壁:赤壁,在今湖北赤壁,位于陆水入长江处,是著名的 古战场。诗人杜牧路过此地,有感于三国时代英雄的成败而 写下的。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过零丁洋:“过”,经过;“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位 于珠江口外。文天祥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元 军俘虏,囚禁在船上,船过零丁洋时,写下此

2、诗。,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 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口号。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 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 最多的一个,其诗善于叙事,并且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 相传老妪都能听懂。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 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 高成就。,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

3、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很不得志。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官至右丞相,封 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著有文山诗集 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课文朗读,观刈麦朗读,课文朗读,赤壁朗读,课文朗读,过零丁洋朗读,诵读诗歌,1.

4、听读。听诗歌朗诵录音,并仿照示例划分三首诗歌的朗读 节奏。 示例: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 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 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 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 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五言古诗常用“二三节奏”“二二一节奏”,七言古诗常用 “二二三节奏”。值得提醒的是:诗歌停顿的划分也常按意 义单位分或音节划分。),诵读诗歌,2.个人读、

5、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举行朗读竞赛。 3.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诗歌。请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三首诗歌的重点字 词。 重点字词: 妇姑: 荷: 箪:,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背负,肩担。,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基础知识,饷田: 丁壮: 但: 惜: 秉遗穗: 悬: 敝筐: 相顾言: 曾:,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青壮年男子。,只。,盼望。,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挎着。,破篮子。,互相看着诉说。,一直、从来。,基础知识,事: 农桑: 岁晏: 念此: 尽日: 折戟: 销: 将:,认前朝: 东风: 遭逢:,从事。,农耕和蚕桑。,一年将尽

6、的时候。晏,晚。,想到这些。,整天,终日。,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蚀。,拿起。,认出戟是东吴破曹 时的遗物。,指火烧赤壁事。,遭遇。,干戈: 寥落:,指抗元战争。,荒凉冷落 。,基础知识,四周星: 絮: 萍: 惶恐滩: 零丁: 丹心: 汗青:,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柳絮。,浮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孤苦无依的样子。,红心,比喻忠心。,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 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品味赏析,(一)研读品味观刈麦 1.本诗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分别在哪几句?由 此可见,本诗分几个部分? 妇孺饷田;

7、丁壮刈麦;贫妇拾麦;诗人观 刈麦。 第一层(14句):交代时间、环境气氛。 第二层(512句):全家出动刈麦。 第三层(1320句):贫妇(抱子挎篮)拾麦诉苦。 第四层(2126句):诗人自疚自愧。,品味赏析,2.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农人挥汗如雨割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3.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举例说明。 景物描写:夜来黄;场面描写:足蒸光;语言描写:家 田肠;心理描写:力尽长。,品味赏析,4.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 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诗中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的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 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 心

8、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5.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品味赏析,(二)研读品味赤壁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 写有何作用?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 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 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 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 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 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 此他要磨洗并辨

9、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 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品味赏析,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议论 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 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 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 气。,品味赏析,(三)研读品味过零丁洋,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 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

10、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 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品味赏析,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 两层含义。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 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 民族气节。,精读感悟,三首诗歌中,有很多诗句写得极为精彩,其中,一定也有你觉 得特别喜欢的句子。请仿照下面示例,简要分析赤壁 过零丁洋两首诗的精彩诗句。 示例:我特别喜欢观刈麦里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 长”这两句。这两句诗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出劳动者 在特定环境下矛盾的心理

11、。这种特定情景下的特定心理,更 能突出农民生活的艰辛。,精读感悟,1.赤壁 我喜欢的诗句: 理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

12、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精读感悟,2.过零丁洋 我喜欢的诗句: 理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 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 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突破难点,1.举例说明观刈麦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白居易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表现出深刻的主题,显出本诗的思想高度。,突破难点,2.赤壁一诗借物起兴、以小见大。试体会其特点。,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

13、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突破难点,3.过零丁洋是如何综合交错、虚实结合的?,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发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贞精神的自然流露。,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诗歌。 2.找出三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述出具体的画面。,板书设计,观刈麦,同情劳动人民 赤壁,借物咏怀 过零丁洋,抒发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